皖歙嘉能职,吴淞俾董繁。
先经后子史,多行寡文言。
可作化裁法,毋孤简用恩。
繄予勤实政,藻颂不须烦。
诗句释义及赏析:
“赐江苏学政刘墉” —— 这是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诗歌,而“赐”则表示此诗是作为一种恩赐或荣誉给予的。同时,诗中的“江苏学政”指的是江苏省的教育行政官员,负责该省的教育事务与管理工作。
“皖歙嘉能职” —— “皖”指安徽省,“歙”同样指的是安徽省的一部分地名,这里特指安徽的一个州。这里的“嘉能职”意味着在这个地方能够胜任和发挥能力。
“吴淞俾董繁” —— “吴淞”是上海市附近的一个河流入海口,也称为吴淞口。“俾董繁”意味着管理或领导繁忙的事务。这里的描述可能是指江苏学政刘墉需要管理和指导江苏这一地区(包括安徽)的教育工作。
“先经后子史” —— “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如《诗经》等;“子史”则指的是历史和史学。这句话意味着要首先精通经书,然后再涉猎史书。这反映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基础,也要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
“多行寡文言” —— “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实施或执行。“文言”指的是古代的书面语言,即文章或文学。这一句可能是在强调实际应用知识的重要性,即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可作化裁法” —— “化裁”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指的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里暗示了对于教育方法的调整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毋孤简用恩” —— “简”在这里指的是简单或简陋。“用恩”指的是使用恩惠或优惠。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使用政策或手段时,不要过于简单或吝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繄予勤实政,藻颂不须烦” —— “繄予”是一种谦卑的表达方式,意为“依我”。整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我致力于勤勉地处理政务,所以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赞扬。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政务处理的重视和谦虚的态度。
译文:
尊敬的江苏学政刘墉大人,
来自皖郡歙县的杰出才能,使得吴淞之地得到妥善的管理。
首要任务是熟悉经典之后方能涉猎史籍,广泛阅读而不拘泥于文字。
你的施政之道可以借鉴并加以创新,无需浪费恩泽于不必要的地方。
我致力于勤勉务实的政治工作,因此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