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惟饶静,六根总觉怡。
纤尘不到处,长夏恰来时。
泉韵清盈耳,松阴翠匝墀。
祗宜终日坐,亟去笑何为。
注释:
静怡书屋
一个房间只有安静,六根总感觉舒适。
纤尘不到处,长夏恰来时。
泉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松树的阴影覆盖了台阶。
只适合整天坐着,急切地离开笑什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舒适的读书环境。诗人通过描绘书房内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一室惟饶静,六根总觉怡。
首句“一室惟饶静”,直接点明了书房的主题——静。接着用“六根总觉怡”来形容自己在书房中的感觉,即心灵得到愉悦和满足。这里的“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人感知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书房中的心境,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纤尘不到处,长夏恰来时。
第二句“纤尘不到处”,进一步强调了书房的清洁和宁静。没有一丝尘埃的存在,使得整个书房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新。而“长夏恰来时”则暗示了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反而感到更加舒适和惬意。
泉韵清盈耳,松阴翠匝墀。
第三句“泉韵清盈耳”描述了书房内的一种自然声音——泉水的声音。泉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为读书人伴奏。这样的背景使得读书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松阴翠匝墀”则是描写书房内的景色——茂密的松树荫蔽着地面,给人一种幽静和舒适的感觉。这种环境使得读书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祗宜终日坐,亟去笑何为。
最后一句“祗宜终日坐,亟去笑何为”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读书的态度。他认为应该整天坐在书桌前读书,而不是因为一时的轻松或娱乐而放弃学习。这里的“笑何为”可以理解为对于浪费时间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行为表示不满或批评。诗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