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苑鹫峰顶,攀登片刻延。
真容佛光仰,斗室御题悬。
到处惟钦圣,无心更问禅。
壁诗一再读,俯仰缅流年。

诗句释义

  1. 文殊寺静舍少憩:在文殊寺的静谧处休息。
  2. 祇苑鹫峰顶:祇园(梵语Jāyī)位于印度,是古印度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之一。鹫峰即指这座山,因其形似鹫鸟而得名。
  3. 攀登片刻延:形容登山之艰难,但时间短暂。
  4. 真容佛光仰:仰望佛陀的面容和光辉。
  5. 斗室御题悬:在狭小的房间内悬挂皇帝或高僧的题字。
  6. 到处惟钦圣:无论到哪里,都对神圣的事物充满敬畏之情。
  7. 无心更问禅:无心再探究更深的禅宗学问或道理。
  8. 壁诗一再读,俯仰缅流年:反复阅读墙壁上的诗作,同时回顾流逝的岁月。

译文

在文殊寺的宁静中小憩片刻,
我登上了衹园的鹫峰之顶,
仰望佛陀的面容与佛光,
斗室内挂有皇帝的题字。
不论走到哪里,都心怀崇敬,
不再追问深奥的禅宗问题,
凝视墙壁上反复诵读的诗文,
回首往昔,感慨时光荏苒。

关键词注释

  • 祇苑鹫峰顶:祗园(Jāyī),是印度的一座著名圣地,而鹫峰则是以形状类似鹫鸟而得名。
  • 真容佛光仰:这里指的是通过佛像的面容和光芒来领悟佛法的真谛。
  • 斗室御题悬:在简陋的房间里悬挂着皇帝或高僧的题字,象征着尊贵和尊崇。
  • 瞻仰佛陀:在这里,“佛陀”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
  • 仰慕:对某人或某物的敬仰和崇拜。
  • 禅学:佛教的一种重要学派,强调通过冥想和修行达到解脱的境地。
  • 壁画诗:通常指墙壁上的壁画或雕刻中的诗歌,这里特指那些可以重复阅读的宗教题材画作。
  • 缅流年:意味着回顾过去的时间流逝,感叹岁月变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文殊寺内的一次短暂停留和思考的经历。首句“文殊寺静舍少憩”,简洁地交代了地点和时间,为下文提供了背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佛陀的崇高敬意,以及在山顶上的短暂停留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真容佛光仰”一句,不仅赞美了佛陀的庄严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虔诚和对佛法的深刻感悟。在“斗室御题悬”中,诗人感受到了来自皇权的尊重,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传承。

最后一句“瞻仰佛陀”和“仰慕”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寻求精神升华的愿望。而“壁诗一再读,俯仰缅流年”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教义的反复咀嚼和个人情感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需求。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佛教圣地图景,还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