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看寺迥,雪里听螺遥。
忽尔到香界,居然憩法寮。
禅枝无处住,梵呗静中飘。
欲觅尧年句,烟萝隐翠椒。
【注释】
灵鹫峰:在浙江省杭州市飞来峰下。文殊院:又称“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之畔,是著名的佛教寺院,为灵隐飞来峰下的一个山峰。皇祖:即唐玄宗。元韵:即《元和诗》的韵律。
依:依附、追随。
云边:指山巅。
香界:佛教用语,指菩萨所居住的境界。
居然:竟然,意外地。
禅枝无处住:禅宗讲究无住生灭,此处以“禅枝”喻指佛法,言其无处不在。
梵呗(fàn b6):佛教徒念诵佛经的声音。
烟萝(luó):烟雾弥漫的样子。隐翠椒:比喻隐逸者隐于山林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灵隐寺的五律。全诗四句,前二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寻访的结果。此诗以“依皇祖元韵”开篇,以“欲觅尧年句”,结束全诗,中间两联写景,首联写登高远望所见,颔联写近听遥听所得。整首诗意境开阔,笔法空灵。
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登灵隐寺时所见之景。“云边看寺迥,雪里听螺遥”,这两句是说,站在山顶远眺,远远望去,寺庙仿佛藏在云间;低头倾听,隐隐约约地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像是从雪山中传来的一样。这里的“云边”、“雪里”,描绘出一种空阔幽冷的氛围;而“看寺”、“听螺”两个动词,又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视听感觉。
第二联“忽尔到香界,居然憩法寮”,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这两句说的是,忽然之间,他来到了一个香气四溢的地方;原来,这里是法堂,他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暂时休息的地方。“忽尔”和“居然”,“香界”和“法寮”,都是用词的巧妙变化,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感。
第三联“禅枝无处住,梵呗静中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句诗的意思是,禅宗的树枝无处安家,只有静静地飘荡在空气中;佛教的念诵之声,如同风中的铃声一样,在空中飘荡。这两句诗将禅宗和佛教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的虔诚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
最后一句“欲觅尧年句,烟萝隐翠椒”,以“欲觅”开头,表示诗人想要找到那些与尧年相仿的句子,而“烟萝隐翠椒”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的状态。这句诗既呼应了前面的诗句,又拓展了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宗教的敬仰之情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同时,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