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铜鸢转,金风西北来。
目随晶日朗,愁共絮云开。
走壁蜗涎缪,出林蝉响豗。
所欣不害稼,命勘近臣回。

【注释】

过午:中午时分。铜鸢(yuān):即铜雀,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代指铜雀台。转:飞翔。金风:秋风。西北:方位词,表示方向。晶日:明亮的太阳。愁共:愁与。絮云:像柳絮一样的轻云。走壁:在墙壁上爬行。蜗涎(xián):蜗牛的黏液。缪(miù):纠缠。豗(chǎn):撞击。所欣不害稼(jiào):所喜欢的是有益于农事的。命勘:受命勘查、考察。近臣:亲近的大臣。回:归来。

【赏析】

这首五绝描写了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临铜雀台,眺望秋景,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句“过午铜鸢转”,诗人以“过午”为时间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铜雀台上的情景。“铜鸢”指的是铜雀台,而“转”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这一句既交代了场景,又为下文的描绘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金风西北来”,诗人用“金风”来形容秋风的特点,而“西北”则指出了风从哪个方向吹来。这句诗通过对秋风的描述,进一步营造了一种秋天的氛围。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目随晶日朗,愁共絮云开。”在这里,“晶日”指的是明亮的太阳,而“愁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喜悦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同时,“絮云”也是诗人观察的对象之一,它象征着飘渺而轻盈的白云。诗人在这两句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明亮而欢快的阳光与忧郁而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第三句“走壁蜗涎缪”,诗人继续观察自然,发现有蜗牛在墙壁上爬行。这里的“走壁”形象地描述了蜗牛的活动方式,而“涎缪”则描绘了蜗牛身上黏液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秋天景色的丰富多样。

第四句“出林蝉响豗”,诗人又转向了林中的蝉鸣声。“出林”意味着从树林中走出,而“豗”则是描述蝉鸣声响亮而有力的特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天林间的美景,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诗人以“所欣不害稼,命勘近臣回”作为结尾。在这里,“所欣”指的是诗人所喜欢的事物或景象,而“不害稼”则表明这些事物或景象对农事的益处。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农事的重视以及对丰收的期待。而“命勘”则暗示了诗人受命进行考察或调研,最终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回报。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现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