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昆池上,澄怀一濯清。
漪澜来转蕙,生玉有环瀛。
自是消愁虑,方知起豫情。
回思闷三月,馀意未能平。

【注释】

玉澜堂:指水边的亭台。

昆池:即昆明池。

漪澜:波纹。

转蕙:荷花盛开,像转动的荷花。

环瀛:环绕着的水边。

自是:自然如此。消愁虑:消除忧愁和忧虑。方知:方才知道。起豫情:兴起愉悦的情感。闷三月:烦闷的三个月。馀意未能平:余下的心意不能平静。

【赏析】

《玉澜堂》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写景,后五句抒情。诗人在昆明池畔的玉澜堂中游览,观赏着雨后的池上荷花和碧水荡漾,感到心情舒畅,于是写下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昆明池上游览时的心情和感受。

首联“玉澜堂下,雨过昆池上,澄怀一濯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诗人站在昆明池畔的玉澜堂中,欣赏着雨后的池上荷花和碧水荡漾。这一句中的“澄怀”二字,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变得清澈透明,仿佛能够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漪澜来转蕙,生玉有环瀛。”进一步描绘了昆明池的美丽景色。这句中的“漪澜”指的是池中的涟漪,诗人用“转蕙”来形容它们如同荷花一样美丽动人;“生玉”则是形容环瀛(指四周的景物)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昆明池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颈联“自是消愁虑,方知起豫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句中的“自是”表示这种情感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消愁虑”则是指这种情感能够消除心中的忧愁和忧虑;“起豫情”则是说这种情感能够唤起人们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变化。

尾联“回思闷三月,馀意未能平。”最后回到了对昆明池上游览经历的回忆。这一句中的“回思”表示诗人在游览结束后回忆起这次经历;“闷三月”则是指在游览过程中感到烦躁不安的三个月;“馀意未能平”则是表达出诗人在游览结束后仍然觉得心情不平稳的情况。这一句总结了诗人在昆明池上游览的经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昆明池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内心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