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中移竹罢,雨后到轩初。
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
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
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
植秀轩
伏中移竹罢,雨后到轩初。
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
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
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
注释:
伏中移竹罢,雨后到轩初。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伏中”指的是夏季的炎热天气已经过去,“伏中”是说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天气凉爽宜人。“移竹”是指把竹子从室内移动到了户外。“初”表示刚刚。
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这句话继续描绘了室外的景象。“清听”指的是聆听外面的声音,“入窗牖”是指声音传入室内,“疏观”指的是观察窗外的景色,“映砌除”是指景色映照在台阶上。
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宁惟”的意思是只有,“将俗远”是指远离世俗,“兼可学心虚”是指可以学习心静如水。
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设以”指的是用,“菁莪”是一种草药,这里用来比喻人才,“拟”是比喻的意思,“育才”指的是培养人才。“亦起予”是指也激励了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夏日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描述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通过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之情;最后,通过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也激励了读者要像培育人才一样去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