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首星临次,羲车日最长。
辨方慎水火,恊纪验柔刚。
鸡漏报迟箭,龙舟罢远塘。
遄臻缘毖祀,讵为度端阳。

【注释】

斋居:斋戒居住,这里指隐居生活。鹑首:鹑尾,即“鹑火”,二十八宿之一,属南方朱雀七宿之次,在角、亢之间,星象呈三角形,色红。次:次第。羲车:指神话传说中的日车。古代传说,羲和驾着六龙之车巡视太阳。日最长:太阳运行周期为23天,故称“日最长”。辨方:辨别方位,引申为辨识方向。恊纪:和谐纪纲。柔刚:柔弱与坚硬,比喻阴阳。鸡漏报时:相传古代的计时工具有鸡漏、铜壶滴漏和铜箭三件,其中鸡漏用于测定时辰;龙舟罢远塘:传说中屈原投江后,人们划龙舟救他,因水神阻挠,船不能过河,后来人们就在河中设了祭坛祈求神的帮助,使船得以通过。遄臻(chuán zhēn):快速地到达,这里指迅速赶到目的地。缘毖祀:根据祭祀的需要。毖,谨慎小心。讵:通“讵”,岂。度端阳:度过端午节。此句意为:你匆匆赶回来参加祭祖活动,但为何要等到端午节才到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借写端午时节的习俗抒发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与心情。开头两句,写端午时节的景象:南斗六星高悬,象征一年中最明亮的时刻。日长如车轮,象征一年中的最热时期。接下来三句,写端午习俗:人们辨别方向,慎于分辨水的干湿,遵循阴阳的道理,用鸡鸣报晓来测时辰,用龙舟渡江来纪念屈原。最后一句写诗人自己,说自己匆忙赶回家去参加祭祖活动,但为何还要等到现在才能到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风俗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