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惟帝宇,巡狩值春朝。
虔谒碧霄上,高居绛节朝。
雨旸愿时若,明旦揭于昭。
精室萧台侧,凭栏纵目遥。
穹窿山上真观
穹窿:指天穹,即天空。真观:道教的宫观。
巡狩值春朝。
巡狩:巡视四方以观风俗。值:遇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皇帝到郊外巡视,以示与民同乐。
虔谒碧霄上,高居绛节朝。
虔谒:恭敬地拜见。碧霄:青翠的高空,比喻高远的皇权。绛节:古代帝王所戴之红色绶带,这里代指天子的龙袍和仪仗队。朝:朝见天子。
雨旸愿时若,明旦揭于昭。
雨旸:雨水和阳光。若:像。明旦:明天早晨。昭:明亮。
精室萧台侧,凭栏纵目遥。
精室:指道士修行的清静之所。萧台:指高大的楼台。这里是说登上高处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象。
注释: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封中岳》,作者通过描写中岳峻峭雄伟的自然风貌和嵩山悠久的历史遗迹,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中岳祭祀时的即兴之作。首句“穹窿惟帝宇”,点出中岳作为皇帝祭天的场所的地位。中岳在河南登封县北,是五岳中最高、最宏伟者,故称其为“帝宇”。第二句“巡狩值春朝”,点明中岳在春秋两季被皇帝亲自巡视,以显示皇帝对百姓的关爱之情。第三句“虔谒碧霄上”,写自己恭敬地拜见皇帝。第四句“高居绛节朝”,则写出了自己站在高处瞻望皇帝的情景。最后两句“精室萧台侧,凭栏纵目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登临中岳的所见所感。
此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岳巍峨雄壮、秀丽多姿、历史悠久的特点,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