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民瞻过辇,东吏迓来骢。
彼自分疆界,吾宁有异同。
欲知人疾苦,漫诩岁和丰。
尚恐妨耕作,兴锄候已融。
入山东界
进入山东的边界。
北民瞻过辇,东吏迓来骢。
北方民众仰望着帝王的车辆,东方官员迎接着骏马。
彼自分疆界,吾宁有异同。
他们各自划分自己的疆界,而我们岂能有所不同?
欲知人疾苦,漫诩岁和丰。
想要知道人们的疾苦,却只是宣扬着年景丰收。
尚恐妨耕作,兴锄候已融。
恐怕妨碍了耕作,所以已经等待春雨融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东边界地区所作的诗作,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关心之情,以及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
第一句“入山东界”直接点明了地点,即进入了山东的边界地区。这里的“山东”指的是今天的山东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第二句“北民瞻过辇,东吏迓来骢”则是描绘了北方和东方官员们的活动。北方的民众仰望着帝王的车辆,而东方的官员则迎接着骏马。这里的“过辇”是指帝王的车驾经过,“骢”是一种马,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马匹的雄壮和威严。
第三句“彼自分疆界,吾宁有异同”则是表达作者的观点。他认为,他们各自划分自己的疆界,而我并没有不同的看法。这里的“疆界”指的是地理界限或行政区域,“异同”是指不同的看法或者做法。作者在这里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即没有异议。
第四句“欲知人疾苦,漫诩岁和丰”则是作者对于百姓疾苦的关注。他想要知道百姓的疾苦,但是只是宣扬着年景丰收。这里的“知人疾苦”是指了解人民的痛苦和困难,“岁和丰”是指年景良好和丰饶。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民生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对于农民的同情。
最后一联:“尚恐妨耕作,兴锄候已融”则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对于农业生产的关注。他担心妨碍了耕作,所以已经开始等待春雨融化。这里的“妨耕作”是指妨碍了农事活动,“兴锄”指的是开始耕作,“候已融”是指已经等待春天到来。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关心,也显示了自己对于农民生活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