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埋雁塔,或道镇龙宫。
舍利坚终古,偷婆高逼空。
皈依信有所,骋望自无穷。
忽忆钱江上,登吟约略同。

【题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诗中描绘了开福寺塔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登塔之时,想起了故乡杭州的钱塘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①埋雁塔:唐代高僧玄奘为纪念西天取经而建的雁塔。传说玄奘曾梦见一只雁衔书飞来,告诉他“此去西天必经此地”。后玄奘从印度归来,在长安建塔以纪念之。后遂称此塔为埋雁塔。

②镇龙宫:传说东海中有龙王居住,龙王能呼风唤雨,为镇守海疆之主。故有此说。

③舍利:梵语“Sarira”的音译,意为佛骨、佛牙或佛肉。古印度佛教徒相信释迦牟尼死后,其身体的一部分(头、手、足等)变成舍利。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遗骨火化,遗骨和骨灰形成舍利子。

④偷婆:指月亮。

⑤皈依信有所:指信仰之心坚定不移。皈依,指归顺;信,指信念。

⑥骋望:远眺。

⑦钱塘:即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是古代杭州的旧称。

⑧登吟约略同:指作者登高远眺时,不禁想起了故乡杭州的钱塘江,并吟诵出自己的感慨。

【译文】

听说埋有玄奘法师建的雁塔,或许说的是东海龙宫镇守着的大海?

坚贞的信念历久弥新,高峻的宝塔直冲云霄。

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眺望远方无限宽广。

忽然想起故乡杭州的钱塘江,登上高楼吟诵感慨万千。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二句由闻说起,言玄奘法师建塔一事。三、四句言塔坚如金石,高入云霄,志气高昂。五、六句言心志坚定,志向高洁。最后两句突然一转,抒发思乡之情,并点出“忆钱塘”之意。全诗意境开阔,情调昂扬,表现了作者胸怀坦荡的豪情壮志,也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诗歌语言精炼,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