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异淮南子,摛文苏彦浮。
风乘末而起,江有实斯流。
供饲鹤常饱,为茵鸭喜游。
飘摇托轻浪,来往触行舟。
萍
纪异淮南子,摛文苏彦浮。
风乘末而起,江有实斯流。
供饲鹤常饱,为茵鸭喜游。
飘摇托轻浪,来往触行舟。
注释:
- 纪异淮南子:淮南子是一部古代的哲学著作,这里指代《淮南子》。纪,记录;异,不同的事物或现象。
- 摛文苏彦浮:摛(chī),写作、表达;浮,漂浮。这里指代《淮南子》中的文字被广泛传播,像浮在水面上的羽毛一样。
- 风乘末而起:风乘着最后的力量起舞。末,这里是比喻,指最后的力量或时机。
- 江有实斯流:江上有着实际的东西在流动。实,实际存在的物体。这里指流水,江水是流动的。
- 供饲鹤常饱:给饲养的鹤提供食物,使得它们总是吃饱。饲,喂养。
- 为茵鸭喜游:给鸭子铺上草席,让它们喜欢在水中游玩。茵,垫子、席子。
- 飘摇托轻浪:随风摇摆,托着轻风起舞,就像波浪一样轻盈自如。飘摇,随风摇摆。
- 来往触行舟:船在水流中往来穿行,与风浪相互接触。来往,往来;触,接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咏诗,共百二十首,其中第八十是《萍》。诗中通过描绘萍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感悟。
首联“纪异淮南子,摛文苏彦浮”,诗人以《淮南子》中的记载为引子,将书中的文字比作飘逸的羽毛,寓意深远。接着,“风乘末而起,江有实斯流”,描绘了风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起舞的景象,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颔联“供饲鹤常饱,为茵鸭喜游”,诗人通过对鹤和鸭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鹤因为有了充足的食物而永远饱足,而鸭则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游玩。这里的“供饲”和“为茵”都是比喻,形容这些动物得到良好的照顾和环境。
颈联“飘摇托轻浪,来往触行舟”,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萍随着轻风起舞,仿佛在与江水的波涛进行着亲密的接触。这里的“飘摇”、“托轻浪”和“来往”都是动态的描写,形象地描绘了萍在水面上随风摇曳的姿态。
尾联“供饲鹤常饱,为茵鸭喜游”,再次强调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无论是鹤还是鸭,都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和环境,它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满足。这里的“供饲”和“为茵”都是比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萍的形象描写和对生物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变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