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删修后,洪源万古明。
鄙称陈迹在,法著素王成。
漫笑边生笥,还轻韦氏籯。
所希鸿教焕,棫朴育贤英。
【注释】
“尼父”指孔子。《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吾师道也。’”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删修后”指孔子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著作。
“洪源万古明”指孔子的伟大思想像江河一样流淌着,永远流传着,永不磨灭。
“鄙称陈迹在”指虽然孔子的思想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但它们仍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并被后世的人们所继承和发扬。
“法著素王成”指孔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素王”,即最高的王者。
“边生笥”(xi1shēn)是一种竹制的箱子或盒子,这里用来比喻孔子的思想如同珍宝般珍贵。
“韦氏籯”指的是古代的韦氏家族,他们以整理和收藏书籍而闻名。
“所希鸿教焕”指人们渴望得到孔子的教导,就像希望光明照耀大地一样。
“棫朴育贤英”指孔子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孔子的伟大思想和他的教育事业,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教诲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孔子的教导与世人的态度,揭示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人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赞赏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