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最怡情,乔枝又向荣。
春光对今日,烟意近清明。
绿荫苔周砌,白延月上楹。
卅年前偶忆,个里一儒生。
荫榆书屋作
书屋最怡情,乔枝又向荣。
春光对今日,烟意近清明。
绿荫苔周砌,白延月上楹。
卅年前偶忆,个里一儒生。
注释与赏析:
- 书屋最怡情,乔枝又向荣:
- 书屋:指书房或藏书的地方,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源泉。
- 乔枝:高大的树木,比喻事业有成或学问渊博的人物。
- 荣:繁荣、兴旺。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屋的热爱,以及希望自己的事业如同高耸入云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 春光对今日,烟意近清明:
- 春光:春天的阳光,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今日:指的是当前的日子,可能是某个具体的节日或日子。
- 清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用来表示天气晴朗和万物复苏。
- 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光和清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期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 绿荫苔周砌,白延月上楹:
- 绿荫:浓密的树荫,给人以凉爽和舒适的感觉。
- 苔周砌:指庭院中的石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给人一种古朴和宁静的感觉。
- 白延月上楹:形容月亮挂在院子里的柱子上,照亮了整个庭院。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庭院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 卅年前偶忆,个里一儒生:
- 卅年:三十年,指过去的漫长岁月。
- 偶忆:偶尔想起,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 个里一儒生:在这里,“个里”是指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环境,“儒生”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过去三十年前的某个时刻,偶然回忆起自己在那个环境中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读书人。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
赏析:
这首诗以“荫榆书屋作”为题,通过描写书屋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春光”和“清明”等词语,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生命的更新和希望的到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