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士幽居地,乘闲一憩寻。
阇黎谁古若,澄景适今临。
砌卉迷寒蝶,庭柯隐夕禽。
忧欣何处是,默检向来心。
【注释】
开士:佛教对出家人的尊称。
幽居地:幽静的住所。
乘闲:乘着闲暇的时间,指空闲时。
阇黎:佛寺中的僧人。
谁古若:何人像古僧那样。
澄景适今临:清澈的景象正好呈现在今日。
砌卉迷寒蝶,庭柯隐夕禽:花木上的蝴蝶因寒冷而迷失方向,庭院中树的枝叶遮住了傍晚的鸟儿。
默检:默默体察,反省。向来心:以往的心情或思想。
【赏析】
此诗为德寿寺禅房之作。诗人登楼远眺,俯视寺院的四周,只见寺院座落在山间幽谷之中,环境清幽宁静;再抬头望去,只见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一派大好春光。诗人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不禁赞叹不已。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题德寿寺禅房》。
首句“开士幽居地”点出了诗人登高所见的对象是“开士”,即出家修行的人,并说明他所处的位置是在幽静的深山之中。第二句“乘闲一憩寻”表明诗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休息一下。第三句“阇黎谁古若,澄景适今临”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阇黎”,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沙门”、“和尚”。这里指僧人。“谁古若”是说这位僧人像古代的僧人一样。“澄景适今临”是指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与古人相比也毫不逊色。第四句“砌卉迷寒蝶,庭柯隐夕禽”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花木丛中蝴蝶因寒冷而迷失方向,庭院里树的枝叶遮住了傍晚的鸟儿。第五句“忧欣何处是,默检向来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忧愁和喜悦从哪里来,只有默默地体察自己的过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