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清明日,常遭风雨加。
果然逢堀堁,岂惯妒芳华。
坞始含红蕊,町多茁绿芽。
应时应即止,吾匪为看花。
【注释】
闻道清明日,常遭风雨加。
果然逢掘堁,岂惯妒芳华。
坞始含红蕊,町多茁绿芽。
应时应即止,吾匪为看花。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允端(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的名作,写诗地点不详。首联“闻道清明日”,点明时间是清明节;“常遭风雨加”是说经常有风吹雨打,天气不好,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风雨无常、气候多变的感慨。第二句“果然逢掘堁”,是说果然遇到了不好的春景,“掘堁”就是挖地,挖出的土很硬,所以用“掘堁”。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春景:“岂惯妒芳华”,“掘堁”的土不肥沃,怎能养活花呢?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农民劳动辛苦、收成不好的同情。“岂惯妒芳华”中的“岂”字是疑问语气词,这里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作者的惊讶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怜惜之意。五六两句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象:“坞始含红蕊,町多茁绿芽。”说的是山坞间有红色的花朵,田垄上有很多嫩芽,这是春天特有的景色,也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最后两句“应时应即止,吾匪为看花。”意思是说:春天该到尽头就应该到了,我在这里观赏春色并不是为了欣赏花儿。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表明了作者的思想立场,表达了诗人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劳动中去的愿望。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它以议论为主,抒情为辅,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性,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