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钟正色,必向御园开。
识得重阳节,刚从上塞回。
霜严信徒尔,日嫩特佳哉。
静对无穷趣,茱萸漫泛杯。

【注释】

  1. 黄华:指菊花。
  2. 钟(zhōng)正色:指菊花的颜色纯正。
  3. 上塞:指边塞,此处泛指边关。
  4. 霜严:寒霜肃杀。
  5. 特佳:特别可爱、可贵。
    【赏析】
    此为咏菊诗。诗人赞美了菊花在严寒中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并把菊花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情思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菊”,起笔不凡,点明题旨。“菊”字,是全篇的中心意象。一开篇就以“黄华”二字点明菊种。“华”与下文“正色”、“刚”、“特”等词语连用,既表现了菊花的颜色纯正,又突出其不畏严寒的特性。“黄华”一词,还含有黄色是秋天之色、重阳之节的意思。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菊花的花瓣金黄灿烂,它的颜色就像秋天一样纯正,一定在御园里绽放。这里“必向御园开”一句,不仅表明了菊花生长的地域范围,而且说明它被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它生长在皇家园林之中,可以供人观赏。
    颔联写“菊”,“识得重阳节”,是说菊花懂得重阳节的时节,而“刚从上塞回”,则是说菊花刚从边塞归来。这里的“重阳节”,指的是重阳节这一天。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古人认为九月初九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因此,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有登高赏菊的习惯,而菊花正是这个节日的象征物。至于“从上塞”三字,是说菊花刚刚从边塞归来。边塞之地,风土迥异于内地,那里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但是菊花却能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朵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霜严信徒尔”一句,是说菊花在寒霜的侵袭下依然保持本色,毫不畏惧。而“日嫩特佳哉”一句,则强调了菊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可爱。这里的“日嫩”两字,既是对“特佳”的解释,也是对前面两句的解释。因为只有经历了寒冷的考验,才能显出菊花的高洁品质;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使菊花更加美丽动人。
    颈联写“菊”,通过写菊花的外形特点,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美好品德。这一联的大意是:菊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像信使一样不畏艰辛地跋涉万里;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这里的比喻手法十分巧妙。首先,把菊花比作信使,这是对菊花的一种人格化的描写,这种描写方式既生动形象,又富于浪漫色彩,使菊花仿佛有了生命,有了个性,从而更富有诗意。其次,把菊花比作“信使”,又是对菊花的一种拟人化的描写,这种描写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使菊花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从而更加感人。最后,把菊花比作“信使”,还是对菊花的一种象征性的描写,这种描写方式既含蓄深刻,又耐人寻味,使读者对菊花产生了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尾联写“菊”,“静对无穷趣”,是说诗人静静地面对菊花时,眼前展现出来的是一幅无限美好的画卷。而“茱萸漫泛杯”一句,则是说诗人一边欣赏着菊花的美丽景象,一边品尝着茱萸酒,尽情享受着这美妙的时光。这里的“茱萸”是指一种香草植物,传说中它能辟邪避灾。而“泛杯”则是饮酒的意思。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意思是说诗人一边品着清香四溢的茱萸酒,一边欣赏着菊花的美丽景色,心情舒畅极了。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它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