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壁此冥搜,天门一望悠。
不殊临绝顶,顿觉解繁忧。
云路白为界,松涛绿处流。
吟怀寄象外,好待重来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壁之上,远眺云遮寺的情景。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 其四”这一句表明了诗人的目的地是云罩寺。这里的“未至”表示诗人还未到达目的地,而“寄题以诗”则说明诗人打算在这个地方写下一首诗。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已经来到了云罩寺,并且开始创作诗歌。
“倚壁此冥搜,天门一望悠”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墙壁上,眺望远方的景象。这里的“冥搜”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者对某种境界的探索。而“天门一望悠”则形容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非常辽阔,仿佛能够看到天际的门扉一样。
“不殊临绝顶,顿觉解繁忧”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感受。在这里,“不殊临绝顶”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高处,但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危险或者不适。而“顿觉解繁忧”则表明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云路白为界,松涛绿处流”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眼前的景色。这里的“云路白为界”可能是指云层形成的白色界限,而“松涛绿处流”则形容了松树林间传来的绿色波浪声。这些景色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吟怀寄象外,好待重来游”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期待。这里的“吟怀寄象外”可能是指诗人将内心的感受寄托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而“好待重来游”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并体验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这首诗通过对云罩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