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雨作雪,飘舞拂征鞭。
甸似为银海,人如行玉田。
遥峰疑欲镂,新麦未云芊。
稍待温暾晃,初耕自觉便。
译文
二月十三日出发去拜谒陵墓,正值下雪,
春寒中雨变成雪,飘飘洒洒如飘舞,
田野一片银白色,人们行走似走在玉田。
远山似乎要雕刻,新麦尚未泛绿芊。
稍等阳光暖,初耕觉舒适便。
注释
- 启行:启程前往某地。
- 谒陵:拜谒墓地,表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尊敬。
- 值雪:恰逢降雪,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春寒雨作雪:春寒时节,细雨转作雪,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
- 飘舞拂征鞭:雪花随风飘舞,落在马鞭上,增添了旅途的萧瑟感。
- 甸似为银海:田野被白雪覆盖,宛如银装素裹的海洋。
- 人如行玉田:人们在雪地上行走,如同在洁白的玉石田里漫步。
- 遥峰疑欲镂:远处的山峰看起来仿佛要被雕琢成玉器一般。
- 新麦未云芊:新麦还未长得很高,显得有些娇嫩。
- 稍待温暾晃:稍等片刻阳光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 初耕自觉便:开始耕作时感到一种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天气寒冷但又有雪的美丽景色。诗中通过“启行谒陵值雪”一句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中。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出雪中的场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春寒雨作雪”一句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随后的诗句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田野似为银海”,“人行玉田”,这些描绘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稍待温暾晃,初耕自觉便”两句,既表达了等待阳光温暖后的舒适,也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简单与乐趣,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劳作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寻找到的一丝温暖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