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里,十月初冬时。
呵冻人惊冷,思归马觉迟。
行程遥莫虑,宿顿近频移。
讵是从群愿,东山旧有诗。

【注释】

回程漫赋:在归途中随意写成的诗。漫,任意,随意。

呵冻人惊冷:呵着暖气使身体不致冻僵的人感到惊奇。呵,用火烤或用扇子扇。

思归马觉迟:想回家的马觉得走得太慢了。意谓行路艰难。

遥莫虑:遥远的地方不用考虑。莫,不要。

宿顿近频移:住宿的地方要变换。顿,指住宿处。

讵是从群愿:难道都是顺从众人的愿望吗!讵,岂,表示反问。从,听从。

东山旧有诗:东山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在那里有过许多诗篇。东山,即东晋谢安隐居之处,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这里泛指名山胜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写的,抒发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感所想,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文苑英华》卷七四九引《唐才子传》说:“王建少敏悟绝伦,能长吟咏,每有所得,退必题壁,随成卷轴,号为‘新乐府’。”这首《回程漫赋二首》就是他的“新乐府”之一。

第一首写旅途的艰苦。“一千五百里,十月初冬时”,这两句交代了行程之远、时间之早,突出了旅途的艰辛。“呵冻人惊冷,思归马觉迟”,这是对旅途艰辛的真实感受。“呵冻人”、“思归马”两个比喻句,形象生动,把旅途之苦刻画得入情入理。“行程遥莫虑,宿顿近频移”,这两句进一步写旅途的艰辛。“遥莫”指遥远的地方不用考虑;“宿顿”指住处的更换频繁,这两句既写出了旅程的漫长,也写出了旅途生活的艰苦。最后两句,“讵是从群愿,东山旧有诗”,意思是说:我是否真的顺应众人的意愿而归呢?东山(东晋谢安隐居处)旧有我的诗篇啊。这句反问,既是对自己归家愿望的自答,也是对他人归家的劝解。

第二首写归家后的心情和愿望。“其诗曰:‘天台隔海水茫茫,只道经山便到乡,谁料到家山路险,却从山脚过山阳。’”(《唐才子传》)这是王建的一首诗,表达了归家后的感慨。“讵是从群愿,东山旧有诗”,这是对自己是否顺从众愿的疑问,也是对东山旧有诗篇的怀念。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它表明了王建虽归心似箭,但并非都顺从众人的心愿,而是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思念东山旧有诗篇,也表明了他不愿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心情和愿望,正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真实情感。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