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闰节偏缓,当春霰尚飘。
如留寒转剧,似惜雪将消。
入夜飞蛾骤,堆田碎玉饶。
东皇花信慢,青女助琼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二月初四日雪》。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遇闰节偏缓,当春霰尚飘。
“遇闰节”指的是遇到农历新年,也就是闰年的节日,“偏缓”表示时间比平常要慢一些。“当春霰尚飘”则描述了春天时,雪花仍在飘落的景象。如留寒转剧,似惜雪将消。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作者似乎在感叹寒冷天气的持续时间,同时也在担心雪花即将消失。这里的“寒转剧”和“雪将消”都是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难以捉摸。入夜飞蛾骤,堆田碎玉饶。
“入夜”指的是夜晚的时候。“飞蛾骤”形容夜晚飞舞的蛾子数量多且快速。“堆田碎玉饶”则是形容雪花飘落时,如同地上堆积的玉片一样密集。东皇花信慢,青女助琼绡。
“东皇”指的是春天的神祇,“花信”则是指花开的信号。“青女助琼绡”则是说春天的神祇(青女)帮助大地披上一层美丽的纱衣,这里的“琼绡”指的是轻薄透明的丝织品,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的“遇闰节”和“入夜飞蛾”等词句,都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堆田碎玉饶”形容雪花的密集,“青女助琼绡”则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而美好的春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