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遣秋之日,闲吟白也诗。
仙才信有谪,逸笔总多奇。
竹响含风际,涛声出峡时。
汉庭召方朔,国色藉名垂。
诗句释义
1 稍遣秋之日 - “稍”字在这里可能意味着“稍微”、“渐渐地”或“偶然”,表示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时刻。”秋之日”则指秋天的日子,可能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季节。
闲吟白也诗 - “白也”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别称,”闲吟”意为闲暇时吟诵或欣赏。这句话表达了在秋天的一个悠闲时刻,吟诵李白的诗歌。
仙才信有谪 - “仙才”是对李白才华的一种赞美,认为其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谪”在这里是贬谪、流放的意思,表明这种才华被贬谪到了人间。
逸笔总多奇 - “逸笔”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书写风格,通常指诗文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奇”则表示这些作品充满了奇异之处,引人入胜。
竹响含风际 - “竹响含风际”描绘了竹林中风吹竹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这里的”含”字可能意味着声音被风带起,仿佛随风飘动。
涛声出峡时 - “涛声出峡时”指的是大江大浪从峡谷中涌出的景象,这里用声音来描绘水流的壮观景象。
汉庭召方朔 - “汉庭”指的是汉朝朝廷,”召方朔”则是指召见方朔,这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这句诗通过古代文人的事迹,展现了诗歌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国色藉名垂 - “国色”指的是美女,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藉名垂”则表示凭借美名流传后世。这句话表达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传世价值。
译文
在秋天的一个闲暇时刻,我偶然地吟诵了李白的诗歌。
他的才华确实像是被贬谪的人一样独特,而他的诗作总是充满奇异之处。
竹林中风吹过,竹叶发出的声音似乎带着风的味道;大江大浪涌出峡谷时,那声音如同涛声般响亮。
汉朝朝廷曾召见过方朔这样著名的文学家。
美女的美貌足以让她们的名字流传千古。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景色与诗意生活的美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女性美丽和才华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