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对碧岑,峭石耸成林。
壁有曾题字,庭馀独树阴。
帘帷秋日静,彝鼎篆烟沉。
况是承恩地,能无忆旧心。
注释:
避暑山庄行宫怀旧二首 其一
离宫对碧岑,峭石耸成林。壁有曾题字,庭馀独树阴。
帘帷秋日静,彝鼎篆烟沉。况是承恩地,能无忆旧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避暑山庄行宫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座行宫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首句“离宫对碧岑”,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离宫与碧岑相望的画面。这里的“离宫”指的是避暑山庄行宫,而“碧岑”则是指周围的青山。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第二句“峭石耸成林”,进一步细化了前一句中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峭石”指的是山石,它们耸立在周围,形成了一片树林。这种自然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具有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第三句“壁有曾题字”,诗人转而关注到了行宫内的墙壁。这里提到的“曾题字”可能是指过去的人们在此留下的痕迹或印记。这一细节增添了行宫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第四句“庭馀独树阴”,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庭院。这里的“庭馀”指的是庭院的一角或部分区域,而“独树阴”则形容树木在庭院中投下的影子。这两句诗通过对庭院内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行宫的幽静和宁静。
第五句“帘帷秋日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行宫内外的环境。这里的“帘帷”指的是窗帘和帷幔,它们在秋天里显得特别安静;而“秋日静”则强调了季节和时间的氛围。这种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第六句“彝鼎篆烟沉”,诗人将目光转向行宫内的器物。这里的“彝鼎”指的是古代的青铜器,而“篆烟沉”则形容这些器物上的铭文在烟雾中隐约可见。这两句诗通过对器物的描绘,展现了行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最后一句“况是承恩地,能无忆旧心。”诗人在整首诗的尾声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承恩地”很可能是指行宫曾经受到皇帝恩宠的地方,而“忆旧心”则指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避暑山庄行宫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历史的厚重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