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巅升玉魄,流彩座中移。
明是今宵甚,看尤边塞宜。
桂香初想处,笳韵未终时。
犹忆帏城外,秋思动者谁。
赏析
此诗为中秋之夜赏月抒怀之作,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边关将士的思念。诗人以“玉魄”形容月光皎洁明净,用“流彩座中移”描绘月光在座中流动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边疆的关心和忧虑。
首联“崖巅升玉魄,流彩座中移。”通过描绘月亮从崖巅升起、光彩照人的美景,以及月光在座中流动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这里的“玉魄”、“流彩”都是对月亮的赞美词,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
颔联“明是今宵甚,看尤边塞宜。”诗人在欣赏完月色后,不禁感叹今天的中秋之夜晚得特别美丽,这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对边塞将士的牵挂,认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更加显得重要和必要。
颈联“桂香初想处,笳韵未终时。”诗人通过描绘桂花香气和胡笳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的“桂香”和“笳韵”都是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思念的象征。
尾联“犹忆帏城外,秋思动者谁?”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担忧。他回忆起自己在家乡时的温馨场景,同时也担心那些守卫边疆的将士是否能度过这个特殊的时刻。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的描绘和对边疆将士的思念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