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
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迎。
风爽催征辔,云光猎彩旌。
所思明旧制,岂为骋游情。

【注释】

清河道:泛指官道。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从清河出发,将要在边塞上行走。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迎:望着青山觉得离它很近,向路人打听路线,就像迎面而来。风爽催征辔,云光猎彩旌:微风吹动着马鞭,天空中云彩像猎取彩色旗帜那样流动。所思明旧制,岂为骋游情:想的是要明白朝廷的制度,难道是为了纵情游玩吗?

【赏析】

《送张子容赴安西》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情趣。

开篇“清河道”三字点出题旨,即送张子容去边地任安西节度副使。这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置的一个官职,主要职责是防御吐蕃侵扰,所以当时人们又称其为“四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起笔就点出了地点和行踪。“发”在这里作动词,有出发之意。而“始发”又暗示着这次出行不同于寻常,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张子容此次赴安西并非一般性的出征,而是受命于朝廷,担负起边防重任。“将为塞上行”,既交代了此行的目的,也暗含了此行的艰辛。

诗人便转入送别的情景描写:“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迎。”“看山青”“问路”都是送别时常有的活动,这里却写得如此生动。“青”字用得极为贴切,不仅写出了山的颜色,而且写出了山的气势,令人感到山的高大、巍峨;“感”字则写出了山给人的感觉,既有山的雄浑壮美之感,也有山的亲切温馨之意。而“景如迎”则更是将人的情感与山融为一体,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离别,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风爽催征辔,云光猎彩旌。”此句承上启下,由送别过渡到边陲之行,同时以风、云等自然景观渲染氛围,烘托气氛。“风爽”二字既点明了天气,又暗示了此行的艰难困苦,而“催征辔”则将这种困难与人的紧张情绪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

“所思明旧制,岂为骋游情。”结尾两句则表达了送别的深层意义。诗人并没有简单地描绘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朝廷制度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劝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旧制”指的是朝廷的制度,而“骋游情”则是指随意游玩之意。诗人认为,既然已经受命于朝廷,就应该为国家的边防尽一份力,而不是为了个人的游玩而不顾国家大义。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诗人踏上了前往边疆的道路;傍晚时分,他站在山脚下,眺望远方的边城;夜晚,他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