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引鸣镳,波纹荡画桡。
秋清望愈远,岁稔乐偏饶。
云敛天光迥,林疏峰势遥。
仓箱看在即,稍可慰衣宵。
【注释】
初秋玉泉山 其一:玉泉山,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鸣镳、画桡:指游船。鸣镳,即响马。画桡,即有画装饰的船桨。清,清澈。稔,庄稼成熟的样子,泛指丰收。仓箱,仓库,这里指粮食。看,盼望。慰,安慰。宵,夜晚。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者此时已经六十八岁。诗人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玉泉山初秋时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山翠引鸣镳”,描绘了玉泉山苍翠欲滴的景象,让人仿佛能听到清脆的马铃声。次句“波纹荡画桡”,则描绘了游船上有画装饰的船桨在水波上荡漾的情景,增添了诗意。第三句“秋清望愈远”,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清晨,眺望远方,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宁静。第四句“岁稔乐偏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末两句“云敛天光迥,林疏峰势遥”,描绘了玉泉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仓箱看在即,稍可慰衣宵”,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丰收之年的期待与喜悦。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