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要拜相封侯,却也不难,这里有现成榜样;
最好是忠臣孝子,看来容易,问他做几许工夫。
【注释】
都:通“俱”,全部;现成:现成的榜样。
也:助词,表转折语气;焉能:哪里能够?
有:存在;现成榜样:现成的榜样。
最好:最合适;忠臣孝子:忠诚的臣子和孝顺的儿子。
易:容易;几许工夫:多少工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以议论起笔,先从现实说理发端,然后以设问收结,言简意明,寓意深远。
首句“都想要拜相封侯”一句,点出庙中戏台上人物的身份地位,他们都是身居高位的人物。第二句紧承上文,提出一个疑问:“却也不难。”这一句是全诗议论的重点。作者在议论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是用“也”字来提示读者思考,这样更耐人寻味。因为“也”字是一个转折的字眼,它使诗句产生一种回旋跌宕之势。
第三句“最好是忠臣孝子”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庙中戏台上那些人物之所以“也难”,是因为他们都不具备忠、孝的品质。第四句“看上去容易,问他做几许功夫”一句,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发挥,指出这些人物要想成为忠臣孝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物抒情,实际上却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矛盾现象。它以议论起笔,通过设问收结,言简意明,寓意深远。
诗人巧妙地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段,既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又给读者留有思索的余地。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