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汉本作删丹,删字分明映日残。
渠水穿城潴近市,边墙负郭碱为滩。
清泉㶁㶁喧堤柳,古县峨峨屋兰。
惊喜沙州都督字,神钟光怪出雷坛。
风高大斗暮云愁。
战骨隋宫未首邱。
地控紫台连朔漠,河从黑水导西流。
围场猎罢先挏马,下泽车来并驾牛。
未到授衣寒已到,雪深逾尺稞无收。

【注释】

山丹:今甘肃山丹军马场。汉本作“删丹”,因“删”字分明映日残,故改为“山丹”。渠水: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冷龙岭,经山丹县入大通河。潴(zhū):淤积。碱滩:盐碱地。㶁(kuài):水激石声。古县:古县城遗址。峨峨:高大貌。神钟:神灵之钟,指雷坛。风高:天气阴沉欲雨。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任陇西郡长史时所作。当时,王昌龄由陇西赴长安途中过山丹县,有感于当地山川形胜,于是写下了这组描写山丹县城风光的七律。全诗写景状物形象生动,意境幽深。

首联先以“山丹汉本作删丹,删字分明映日残”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接着写山丹县城的地理环境:“渠水穿城近市,边墙负郭为滩。”山丹县城位于黄河北岸,渠水穿城而过,城外又有大片的滩地。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出一幅山丹古城图。

颔联“清泉㶁㶁喧堤柳,古县峨峨屋兰。”进一步描绘了山丹县城的景色。清泉潺潺流淌在堤坝之上,岸边的杨柳轻拂着水面,远处的兰草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一联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颈联“惊喜沙州都督字,神钟光怪出雷坛。”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历史遗迹的惊叹之情。沙州都督的字迹犹如神明钟鼓一般,令人惊叹不已;而雷坛则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和奇异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

尾联“风高暮云愁,战骨隋宫未首邱。”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哀叹。风高云暗,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而隋朝的宫殿尚未被战火摧毁就已化为丘墟。这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未到授衣寒已到,雪深逾尺稞无收”,则描绘了当地冬季的严寒景象和农民们艰苦的生活状况。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寒冷和艰辛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