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面惊沙,朝阳门外,素车南下。丹旐飘扬,桥畔萧萧鸣马。叹金门十载郎潜,魂归谁与杯重把。但西风踯躅,衣冠如雪,道旁送者。
斯人今不作,念吾党何依,礼堂长夜。精亡脉极,都为虫与注雅。矧茂陵剩稿无多,盛年早共应刘谢。为料量齾翰残篇,清泪如铅泻。

琐窗寒·松蒿隐归梓出朝阳门,词以志哀

[注释]:朝阳门外,在京城东面。朝阳门,故址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朝阳门外有长安右门外的朝天街,是长安城最热闹的商业区之一,也是京城的交通要道,从这里南行可通皇城北阙。素车,古代丧事用的黑色车子,这里指灵车。丹旐,即丹旐幡,是插在车上的彩色旗帜,借指灵车。桥畔,指长安西面的长乐宫前桥,桥上多植松柏,所以称桥为“桥柏”。萧萧鸣马,指送葬时的车马悲鸣之声。金门,指金门之门,这里借指朝廷。十载,十年。郎潜,指隐居。金门十载郎,谓隐于金门十年。金门,汉武帝置左右金吾府于宫中,后因以“金门”为官邸之称。这里泛指朝廷。魂归谁与杯重把,魂归来,指魂魄归来,这里代指死者的亡灵。谁与,何人?杯重把,斟酒时手重,杯底酒已减少一半了。这里用反语,意思是说:“谁还能与我同酌共饮呢?”但西风踯躅,但,但是;西风,秋风;踯躅,徘徊,这里指秋风中落叶徘徊的样子。衣冠,指穿戴的衣帽。雪,形容衣服洁白如雪。这里指衣冠上的白霜。道旁送者,指送葬的人。

[译文]:刮起的尘土惊扰了沙砾,朝阳门向南驶去。素车南下,上面飘扬着白色的旗帜。桥边的马匹哀鸣不已。叹金门十年,隐士的魂魄归来无人再为我举起酒杯。秋风中树叶飘零,衣冠上的白霜如同雪一般洁白。道旁送葬的人们正在离去。

斯人今不作,斯人已不再出现。念吾党何依,我的朋友们现在都在哪里呢?礼堂长夜,我在礼堂中度过了漫长的夜晚。精亡脉极,我的身体精气已经耗尽。都为虫与注雅,一切都被虫子吞噬掉,我的诗作也被人们遗忘。矧茂陵剩稿无多,何况那茂陵的诗歌残篇也并不多见。盛年早共应刘谢。当年我们一同学习应、刘、谢氏兄弟的文章。为料量齾翰残篇,我想整理一下那些被抛弃的诗篇,清泪如铅泻。

赏析:

此词为《琐窗寒》之第四首。这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怀念及对其死后孤独寂寞的悲哀心情。全词感情沉痛、凄楚、真挚,语言简练、自然、含蓄,是唐宋时期悼亡词中的佳作。

上片写丧妻之痛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开头四字点出丧妻之事。“刮面惊沙”,既点明丧妻之痛,又写出丧妻之痛之剧烈。“朝阳门外”,点明丧妻之地。“素车南下”,点明丧妻之时。这四个短句,一气呵成,将作者失去爱妻的痛苦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接下来四句,写对妻子的追思。“叹金门十载”,点出丧妻之痛已历十个年头。“魂归谁与杯重把”,言妻子去世后,自己再也无力饮酒。“但西风踯躅”,“衣冠如雪”,“道旁送者”,都是写妻子去世后自己的凄凉之状。

下片写悼亡之情。“斯人今不作”,“斯人”即所思念之人,即妻子。“今不作”,“作”,动词,有所作为之意。“念吾党何依”,“吾党”即自己,这里指作者。“何依”,无所依托。“礼堂长夜”,“礼堂”,指宴会之所,这里借指作者的住所。“长夜”,长时间地坐着或躺着。“精亡脉极”,“精”,精力;“脉”,血脉;“亡”,丢失;“极”,尽头。“都为虫与注雅”,“都”,全部,全都;“虫”,喻指疾病;“注”,同“蛀”;“雅”,指雅乐。“都为虫与注雅”意为:全都被虫子蛀空了,雅乐也已经听不见了。“矧茂陵剩稿无多”,“矧”表示更加的意思,“茂陵”,指汉文帝的陵墓茂陵邑,在今陕西兴平西北。《三辅黄图·陵园》云:“文帝寝殿前立柏树十二株。”茂陵,是汉文帝陵墓的简称。“剩稿”,指未完成的诗篇。“剩稿无多”,即写作诗时没有多少灵感了。“盛年早共应刘谢”,“盛年”指年轻时;“刘”、“谢”,皆指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共”,一起;“应刘谢”即一起学习刘向、刘歆、扬雄、司马相如等人的文采。《汉书·艺文志》云:“刘向、刘歆父子源出放(仿)诸放失旧史百家之书,断其义理,整齐归之于六艺。”可见刘、扬、司马三人都是西汉初期的学者,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很有影响。“为料量齾翰残篇”,料量,估计计算;齾翰,古书上说用笔写字叫齾翰,这里用作动词,指写文章;“料量齾翰残篇”,即估计计算那些被废弃的诗篇。《汉书》中有大量关于这些人的文献记载,可以作考证依据。《汉书.艺文志》云:“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董仲舒推春秋义,刘向、扬雄制同书,颇有参考。”可见刘、扬二人都是汉代的著名学者。“清泪如铅泻”,铅是一种金属矿物,这里用来比喻眼泪。“清泪如铅泻”,即眼泪像铅一样流下来。

这首悼亡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