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冈,置酒时,百年哀声歌以思,百年功业谁将遗。
奇男独数李亚子,沙陀部落咸心死。
鸂鶒之杯翡翠盘,朝廷敕赐厚无已。
三仇未报君恩重,晋王遗命留三矢。
燕刘父子不足道,伪梁契丹真敌垒。
异姓封比同姓王,唐亡晋在唐不灭,君父仇深讵可忘。
元凶未殄身先帝,梁不亡唐晋亡唐。
张家老奴含愧死,洛阳宫氏尽鞠场。
射鸭回来初下马,宫中齐呼李天下。
龙衮只作优孟衣,新磨曾是批颜者。
梨园筝琶禁中焚,一抔灰烬哭新君。
西风落日长安道,回首伤心鹞儿军。
早知富贵不再世,悔不当年奉唐裔。
英雄末路真堪嗟,功高志满徒自敝。
金莎之山安在哉,可怜买药刘翁有佳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意象特点、把握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注意重点字的翻译和重要句子的翻译。

1.第一句:三垂冈: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南。置酒:设宴饯行。百年哀声歌以思,百年功业谁将遗:这是说唐庄宗的江山已到末日了,其一生的功业,谁能继承?

2.第二句:奇男:特出的人才。李亚子:唐庄宗之弟李存勖,曾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后称帝,改国号为“唐”。

3.第三句:沙陀(tú):指李克用。部落:这里指李克用所建的沙陀军。

4.第四句:鸂(chì)鶒(qú)之杯翡翠盘:形容李存勖的奢侈生活。朝廷敕赐厚无已:皇帝的赏赐是很多的。

5.第五句:三仇:父仇、君仇、家仇。未报:未得报。君恩重:指晋王郭威对庄宗父子的恩情。晋王遗命留三矢:指郭威临终前留下的箭矢。

6.第六句:燕刘父子:指后晋高祖石敬瑭和他的儿子石重贵,石重贵投降契丹后,又降于后周。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7.第七句:伪梁:五代十国时后梁政权。契丹:指契丹族。真敌垒:真正的敌人。

8.第八句:异姓封比同姓王:同姓王,指唐朝皇室成员;异姓王,指非皇室成员的藩镇节度使。唐亡:唐王朝灭亡。

9.第九句:张家老奴含愧死,洛阳宫氏尽鞠场:指唐庄宗死后,宦官张全义被诛;宫人李氏等被处死于长安。

10.第十句:射鸭回来初下马,宫中齐呼李天下:指唐末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宦官们骄横跋扈,任意妄为。

11.第十一句:龙衮只作优孟衣,新磨曾是批颜者:指唐宣宗时期,宦官势力大盛,他们把持朝政,祸国殃民。

12.第十二句:梨园筝琶禁中焚,一抔灰烬哭新君:指唐昭宗被宦官劫持,被迫让位给朱温。

13.第十三句:西风落日长安道,回首伤心鹞儿军:指唐僖宗被宦官挟持逃往四川的路上,途中士兵纷纷叛逃,成为“黄巢军”,唐僖宗感慨不已。

14.第十四句:早知富贵不再世,悔不当年奉唐裔:指唐僖宗被宦官劫持后,悔恨当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继续辅佐唐室。

15.第十五句:英雄末路真堪嗟:指唐王朝的覆灭,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16.第十六句:功高志满徒自敝:意谓自己虽然有很高的功名,但最终却是自取灭亡。

17.最后一联写唐庄宗生前荒淫奢靡,死后又被宦官杀害,而他的子孙却仍然享有荣华富贵。作者对此表示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讽刺性的作品,它通过对唐庄宗及其家族的描写与评述,揭露了晚唐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堕落,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与悲愤。全词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词的前四句是对唐庄宗的赞语,赞扬他是一位英主,功业卓著。接着转入对他的一生的评价,指出他虽然建立了辉煌的功业,但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这正说明了他生前的骄奢淫逸,必然会导致他死后的悲惨结局。这两句是全词的重心所在,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之一。

“奇男独数李亚子”,这句是说李克用是唐代最杰出的人才之一。“沙陀”指李克用所建立的沙陀军。“咸心死”是说李克用的部下都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这一句既点明了李克用的功绩之大、影响之广,也暗示了他在生前的威信之高。

接下来几句是说李克用死后,其子孙仍享尊荣,可说是功成名就。但是作者并不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指出,尽管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但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晋王遗命留三矢”,意思是说他生前立有誓言,要将三个箭头射向敌人,以报答国家的养育之恩;然而他并未能做到。这既是对李克用本人的否定,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

“三仇未报君恩重,晋王遗命留三矢”,这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它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李存勖及其后代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悲壮与无奈。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唐末政治黑暗和社会腐败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最后两句“元凶未殄身先帝,梁不亡唐晋不灭”,是全词的最后一句名言,它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深化了作者的思想内涵。作者认为,尽管元凶尚未被铲除,但他本人已经先行一步去面对了死亡的威胁;而梁朝之所以没有灭亡,是因为它的子孙并没有像唐王朝那样走向衰落。这两句既是对唐末历史事件的总结,也是对唐王朝命运的预言和警示。

整首词通过咏叹唐庄宗的功业、身世以及他家族的命运,展现了作者对晚唐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刻认识和批判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前途的深切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