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
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
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
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
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
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
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
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
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
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
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
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
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
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
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
一朝怀桑梓,父老共彷徨。
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
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
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
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吴越王,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
- “吴越”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历史上有多次割据的情况,这里指代那些割据一方的人或事件。
- “亭长”是指地方上的小官,这里用来形容这些地方官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新的生活。
- “三候”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天上的三个神,分别代表春、夏、秋,这里的歌词可能是与这三个神有关的乐章。
- 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
- “人情”指的是人的本性,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锦衣”是一种华丽的衣服,这里用来象征富贵或者权势。
- “项王”指的是项羽,他是秦朝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曾经建立了楚政权,后来被刘邦打败。这里的歌词可能是在讽刺那些拥有权势但不思进取的人。
-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
- “临安”是现在的杭州市,这里是作者的家乡。
- “钱具美”可能指的是经济繁荣,物产丰富。
- “意气”是指人的气概或精神状态,这里用来形容人们在家乡生活时心情愉悦、精神振奋的状态。
- 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
- “贩盐”是指从事食盐生意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靠贩卖食盐发家的无赖之徒。
- “起家”指的是创业或开始某项事业,这里用来形容这些人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大富大贵的商人。
-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
- “兵屯”可能指的是驻扎军队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些军事要地。
- “倒戈”可能是指投降或者背叛,这里用来形容敌人突然变节的情况。
- “贼惊惶”可能是指敌人因为害怕而感到惊慌失措。
- 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
- “功成”可能是指完成了某个任务或者取得了某种成就。
- “斯土”指代这个地方,即作者的家乡。
- “一剑凛寒霜”可能是指用一把锋利的剑斩杀敌人,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
- 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
- “玉带”可能是指贵重的腰带,这里可能指的是官职的象征。
- “盟府”可能是指盟约或者盟主的府邸,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有威望或者地位较高的人住的地方。
- “名马”可能是指珍贵的马匹,这里可能指的是赠送给某人的礼物。
- 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
- “仲谋”可能是指孙权,历史上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
- “朱梁”可能是指唐朝时期的皇帝唐僖宗李儇,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某个人的地位或者能力。
-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
- “城名”可能是指城市的名字,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城市的繁华和繁荣。
- “衣锦里”可能是指一个富裕的地方,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来装饰自己。
- “功臣坊”可能是指为了纪念功臣而建立的街道或者建筑,这里可能是在赞美这个地方的人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 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
- “还乡歌”可能是指回家的歌曲,这里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感情。
- “三节”可能是指歌曲的三个部分,这里可能是指在歌曲中有三次高潮或者情感表达。
- “慨慷比高皇”可能是指慷慨激昂地比较自己和其他历史人物,这里可能是在赞美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伟大。
- 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
- “呜呼”可能是感叹词,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唐末混乱局面的感叹。
- “唐季”可能是指唐朝末年,这里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 “图谶”可能是指预言或者迷信的说法,这里可能是在讽刺这些说法的荒谬性。
- 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
- “东南尽割据”可能是指东南地区全部处于割据的局面,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当时的地理形势。
-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这是唐朝的两个首都,这里可能是在暗示当时的政治形势。
- “茂草黄”可能是指草木茂盛到了秋天变黄的样子,这里可能是在描绘当时的荒凉景象。
- 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
- “汴渠”可能是指隋唐时期的汴河,这里是当时的重要交通要道。
- “啸鸼钌”可能是指鸟类的叫声,这里可能是在形容汴河上船只往来的景象。
- “六鹢”指六个黑色的鸟,这里可能是在比喻邪恶的力量或者势力。
- 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
- “钱氏”可能是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吴国主钱镠,他曾经割据吴越地区,这里可能是在指责他的不正当行为。
- “固封疆”可能是指坚守边疆的意思,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 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
- “潮头三千弩”可能是指潮头之上摆放着三千支弩箭,这里是形容当时的军事实力。
- “射虎狼”可能是指用武力来消灭敌人或者坏人,这里可能是在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去战斗。
- 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
- “昭谏”可能是指忠诚的谏言或者忠臣,这里是赞美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
- “悲陵谷”可能是指悲伤于世事变迁或人生起伏,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野鹤自高翔”可能是指那些超脱世俗纷扰、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这里可能是在赞美那些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人。
- 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
- “帝秦鲁连耻”可能是指像战国时期的鲁连一样,面对强敌却不屈服于权力的压迫,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捍卫正义和尊严。
- “霸越鸱夷亡”可能是指像越国的文种一样,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质,最终因为忠诚而被赞誉为“霸越”的英雄。
- 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
- “坐拥州四十”可能是指坐在这个位置上拥有四十个州的地方长官,这是对一个人权力和地位的赞美。
- “移相望”可能是指宫殿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看到,这里可能是在描述皇宫的规模之大。
- 一朝怀桑梓,父老共彷徨。
- “一朝”可能是指某一天或者某个时刻,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或者感慨当下的变化。
- “怀桑梓”可能是指怀念故乡或家乡的情感,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父老共彷徨”可能是指家乡的老人和孩子都在为家乡的未来而担忧、不安,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人们对家乡的感情。
- 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
- “生平”指一生或整个生命历程,可能是指一个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洛阳这个地方。
- “不逾洛”可能是指一个人一生中都保持着对洛阳的忠诚和热爱,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 “何自来归装”可能是指为什么一个人会选择离开家乡回到洛阳,这里可能是在询问这个人的原因和动机。
- 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
- “无孛无欺”可能是指一个人做事公正无私、诚实守信,这里可能是在赞美一个人的品德。
- “鞭箠聚敛”可能是指一个人通过强制手段来聚敛财富,这里可能是在批评这种行为的不道德性。
- 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
- “梦魂惭愧凌烟阁”可能是指一个人在梦中都感到羞愧,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或者社会规范,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人品行的评价。
- “表忠区区姓谥扬”可能是指一个人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这种表现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却因此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 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 “徒为新朝守”可能是指一些人只是忠于新的统治者而不是忠于旧的主人。
- “多藏自厚亡”可能是指这些人过于贪婪自私,最终会导致自己的灭亡。
- 诗穷吟讽律,词采非风雅。
- “吟讽律”可能是指写作诗歌和文章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韵律,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