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仲殷东方,伶伦和律管。
阴崖见白日,黍谷回春暖。
柔橹下流凘,轻车度危栈。
草木皆欣欣,不觉韶光晚。
大造虽无私,薰莸不同产。
奈此物性何,鸠化犹鹰眼。

赴东六首 其五

羲仲殷东方,伶伦和律管。阴崖见白日,黍谷回春暖。柔橹下流凘,轻车度危栈。草木皆欣欣,不觉韶光晚。大造虽无私,薰莸不同产。奈此物性何,鸠化犹鹰眼。

注释

  1. 羲仲:古代神话中掌管时间的神。殷东方:即“殷”的方位是东方。
  2. 伶伦和律管:古代音乐家伶伦发明了十二个律管来调节音乐。
  3. 阴崖:山的北面或背面。白日:太阳,指太阳在山的那一边照射。
  4. 黍谷:粟类作物,这里泛指农作物。回春暖:春天的气息温暖。
  5. 柔橹(ruǎn lǔ):柔软的橹桨。下流凘(chán):顺流而下,从容不迫的样子。
  6. 轻车度危栈:轻快的车可以安全地通过危险的山路。
  7. 草木皆欣欣:草木都显得生机勃勃。不觉韶光晚:不觉得时光过得很快。
  8. 大造:大自然。虽无私:虽然不偏私,公平无私。
  9. 薰莸(xū róng)不同产:薰和莸两种草本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能一起使用。
  10. 奈此物性何:对于这种事物的性质,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四句主要写自然景色。羲仲和伶伦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祗,他们分别掌管时间与音乐。诗人将它们与“东”字相结合,暗示了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流转。“阴崖见白日”描绘了山的北面或背面阳光照射的景象,而“黍谷回春暖”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带给大地的温暖。
    后四句主要写人物活动。“柔橹下流凘”,形容船只顺流而下,从容不迫的状态。“轻车度危栈”,则描述了轻松地穿过危险的山路。“草木皆欣欣”,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大造虽无私,薰莸不同产。奈此物性何,鸠化犹鹰眼。”虽然大自然公平无私,但是事物的性质却各不相同。对于这种事物的特性,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