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问韩康,药肆在何许。
床头本草书,门外长桑侣。
每吟诗一篇,泠然在云天。
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
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兰荪本独芳,姜桂从今老。
去去复栖栖,河东王伯齐。
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注】1. 泠:凉。
- 筇(qiong):竹杖。3. 王伯齐:(唐)王绩字伯齐,官至吏部尚书。
- 年年寻杜甫:指王绩常到浣花溪畔杜甫的旧居寻访杜甫的遗迹。
- 一过浣花溪:王绩在诗中说,自己虽然“一去复栖栖”,但仍然要“去去寻杜甫”。
【赏析】此诗写与隐者的交往,抒写诗人的志趣和遭遇。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语言朴实自然,情致深挚。
首二句写市中问药。韩康,即汉代神医董奉。《神仙传》说他“卖药于市,悬一壶于肆头,百钱买个大还(换)十钱。”《太平御览》:汉末,有道者刘根,隐居不仕。人问:“君何为?”刘根曰:“我治三公病,故不为。”人又问:“君何为?”又答曰:“我种五色芝,故不为。”人又问:“君何为?”又答云:“我当入山采药。”于是人遂从之。“买药问韩康”就是这个意思。“药肆在何许?”就是询问董奉所设的药店在什么地方。
第三句写床头本草书。“本”是“原本”、“本来”的意思。这里借指“本草”。“本草”即《神农本草经》,相传为神农尝百草而作,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之一。“长桑侣”即“长桑大夫”,传说是春秋时齐国著名医家扁鹊的号。“长桑”是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在床头放着一本《本草经》的书,门外还有一位名叫长桑的医生朋友,他们一起讨论医药之事。
第四句写每吟诗一篇,泠然在云天。意思是说诗人每当吟诵一首古诗,就仿佛置身于云天之上。这是说,他的诗歌写得非常美妙动听,让人听了如入仙境一般。
第五句写筇穿北固雪。“筇”是古人的一种手杖,用竹做成。“北固”是南京北面的山名。“穿”是穿过、越过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拄着拐杖,走过了南京北面的山中的积雪,到达目的地。“艇迷京口烟”是说诗人乘坐小船,渡过了长江,到了杭州的京口(今浙江杭州),看到了江面上升起的烟雾。
第六句写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六朝”,指三国魏灭蜀后,建都于金陵(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代王朝。这里借指当时的江南地区。“恣搜讨”,随意搜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六朝的江山多么美好,诗人在这里感到忧愁,就随意地去寻找自己的知音和朋友。
第七句写兰荪本独芳,姜桂从今老。“兰荪”,香草的美称。“姜桂”,两种常用的调味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兰荪本来就有一种清香,而姜桂却只能作为一种调味品,从今以后就再也没有它的香味了,比喻人才不能被埋没。
第八句写去去复栖栖,河东王伯齐。“去去”,指离去。“栖栖”,指居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去了又回来,又回来了又离开,这样的生活太不稳定了,不如像王绩一样住在山上,过着隐居的生活。“王伯齐”,指晋王绩字仲孚。王绩少有大志,曾游学京师,因犯法被遣还乡里。他喜欢饮酒、鼓琴、读书、弹琴、吟诵诗篇、赋诗自娱。当时有人称赞他“清虚寡欲,高蹈尘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王伯齐虽然一生漂泊不定,但总是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像你这样,去了又回来,真是无家可归啊!
最后两句写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浣花溪”,成都城外锦江上一段弯弯曲曲的小河,因为两岸多植花柳而得名。唐代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经常到浣花溪畔游玩赏景。“杜甫”,指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诗人都要到浣花溪边去寻找杜甫的足迹,因为他在那里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