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代无厄菑,神圣莫能度。
幸兹寝园存,皇天永呵护。
奄人宿其中,无乃致亵污。
陵卫多官军,残毁法不捕。
伐木复撤亭,上触天地怒。
雷震樵夫死,梁压陵贼仆。
乃信高庙灵,却立生畏怖。
若夫本卫官,衣食久遗蠹。
及今尽流冗,存两千百户。
下国有虮臣,一年再奔赴。
低徊持寸管,能作西京赋。
尚虑耳目褊,流传有错误。
相逢虞子大,独记陵木数。
未得对东巡,空山论掌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题“孝陵图”,是指描绘孝陵(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的情况。以下是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何代无厄菑,神圣莫能度。
- 何代:指哪一代。厄菑:灾难。神圣:神灵或圣洁之物。无法度过的灾难,指的是自然灾害或人为的破坏。
幸兹寝园存,皇天永呵护。
- 这两句表达了对孝陵保存完好的庆幸之情,认为皇天在庇护着它。
奄人宿其中,无乃致亵污。
- 奄人:指守陵的士兵或官员。宿:居住。亵污:不尊重、不洁净。这里指的是这些士兵或官员可能对陵墓不够尊重。
陵卫多官军,残毁法不捕。
- 陵卫:指守卫陵墓的士兵。官军:官方的军队。残毁:毁坏。法不捕:法律不追究。这里指的是因为官军的参与而使陵墓遭受了破坏,但法律并没有追究责任。
伐木复撤亭,上触天地怒。
- 伐木:砍伐树木。撤亭:拆除亭子。上触:触犯。天地怒:指自然界的愤怒,可能是因为破坏了自然景观或环境。
雷震樵夫死,梁压陵贼仆。
- 雷震:雷电击中。樵夫:指打柴的人,这里特指因雷电击中而丧命的樵夫。梁压:指桥梁坍塌压垮了陵墓,陵贼:指盗墓的人。仆:倒下。这句话描述了由于雷电击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幸事件。
乃信高庙灵,却立生畏怖。
- 高庙:指高大的庙宇,这里指的是供奉有神明的地方。灵:神灵。却立:站立起来。畏怖:害怕。这句话表达了对高庙神灵的敬畏和对可能发生危险的担忧。
若夫本卫官,衣食久遗蠹。
- 若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本卫官:本职的卫官。衣食久遗蠹:衣食久违,意思是长时间没有得到俸禄和食物,变得贫困不堪。蠹:蛀虫,比喻贫穷。
及今尽流冗,存两千百户。
- 及今:到现在。流冗:闲散无用的人。存:存在。千户:一千户人家。这里指的是虽然现在还有闲散无用的人,但仍然保有一定的人口数量。
下国有虮臣,一年再奔赴。
- 下国:指小国家、边远地区。虮臣:形容勤劳的臣子,也指辛勤劳作的人。一年再奔赴:一年中有几次去服役。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辛勤劳作的人们的关注和赞美。
低徊持寸管,能作西京赋。
- 低徊:徘徊不前。持寸管:拿着一根笔。能作西京赋:能够写出《西京赋》那样的辞赋作品。西京赋:古代一种著名的辞赋作品,作者不详。这里用来形容某人文采飞扬,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尚虑耳目褊,流传有错误。
- 尚虑:还担心。耳目褊:心胸狭小,见识有限。错误:指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句话表达了对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担忧。
相逢虞子大,独记陵木数。
- 相逢:相遇。虞子大:虞舜之子,这里指传说中的贤君虞舜。独记:特别记得。陵木数:指陵墓周围的树木数量。
未得对东巡,空山论掌故。
- 未得:没有得到。对东巡:迎接皇上东巡。空山论掌故:在空旷的山上讨论国家大事。掌故:旧事,历史典故。这句话表达了在空闲时谈论国家大事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