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神听之,终古其母忘。
【注释】
十庙:指帝王的祖庙。神听之:神祇聆听。终古:永远。其母:她的母亲的名号。
【赏析】
此诗用“终古”二字,说明对亡国之恨,不是一时一地,而是永远不能忘怀。
译文
她母亲的名字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此诗神听之,终古其母忘。
【注释】
十庙:指帝王的祖庙。神听之:神祇聆听。终古:永远。其母:她的母亲的名号。
【赏析】
此诗用“终古”二字,说明对亡国之恨,不是一时一地,而是永远不能忘怀。
译文
她母亲的名字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注释】 尚录文侯命:还记载着文侯的命令。 深虞雒(luò)邑(yì):深深忧虑洛阳。 千秋:一千年。指东汉末年董卓作乱,焚烧洛阳城。 悬国耻:悬挂在国家的耻辱柱上。 一旦:一天。 表军功:显示军功。 踏鞠:踢球。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 乘轩:乘坐华贵的车。 比:比拟,这里用比喻。 君王:指汉献帝刘协。 多倚托:多次依靠。 先与赋彤弓:首先赐给他彤弓。彤弓,大红色的弓。 【赏析】
【注释】: 白羽:指弓箭。扬州:古州名,今江苏扬州。黄旗:汉时将军的旗帜,这里指唐军。石头:地名,在江苏南京城西。六双:形容雁阵之多。千里射蛟浮: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河上三军合:指渡过长江后的军队会合。神京:指京城长安。祖生:指祖逖,晋朝人,曾在北方抗击过胡人的入侵。击楫:拍着船桨。正中流:意为正好赶上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诗人在江南看到北方军队渡江作战的情景
【注释】: 感事 其六:诗题。感,感慨、感叹之意;事,指时事或国事。 自昔南朝地:从古至今,指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们先后存在于长江下游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常称北府雄:常被称赞为英勇善战的地方,北府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军事重镇,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六军多垒日:意思是说军队驻扎得密集,军营里到处是壁垒。 万国鼓鞞中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清跸郊宫寂,春游苑籞荒。 - 清跸:指皇帝出行时鸣钟击鼓以清道,以示肃静。 - 郊宫:郊外的宫殿。 - 寂、荒:寂静和荒芜。 - 这句表达了皇帝出行时周围的环境显得异常寂静和荒芜的景象。 2. 城中屠各虏,殿上左贤王。 - 城中:指朝廷或皇宫所在地。 - 屠各虏:屠各族,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殿上:指宫廷中的殿堂。 - 左贤王:汉朝的一种封号
【注释】 1.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2.江月:即长江月色。 3.李白楼:李白曾居此,故称。 4.坞壁三山:指南京西南的钟山,山上有三座山峰。 5.六代: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为“六代”。 6.池台:指建康城中的宫殿、园林等建筑。 7.长安:古时对京城的美称。 8.帝王州:指建康一带。 【赏析】 《金陵杂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解析】 此为《咏史二首》其一。诗的前四句写汉高祖刘邦,后四句写晋武帝司马炎。“上宰”即“皇帝”,“专征”是说皇帝亲自出征,“指大江”指代长江。“出关”是说从函谷关出走,“收汉卒”,是说自己率领着一批汉军士卒。“分陕”是说将关中分为两个部分,“寄周邦”是指自己将统治中心放在了西周的都城长安(今西安)。“日气生元甲”指太阳初升之时,天象显示了元帝即位,“云祥下赤幢”,指祥瑞之物降落
【注】 膺:承担;主鬯:主持祭祀;宗社:指国家或朝廷,也指社稷。三亳: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二斟:斟酒,比喻分封诸侯。百六:古人认为天人相应,天有灾害,人亦随之,此指天意。 【赏析】 《感事》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玄宗受禅即位,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颔联承上启下,指出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的原因。颈联写肃宗对安禄山、史思明用兵的打算。尾联写诗人对唐室衰亡的忧虑。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叙事清楚
【注释】: 缟素:白色丧服。称先帝:指为先帝守孝。春秋:借指时令。大复仇:《春秋》中鲁隐公被郑庄公杀害,其后人鲁桓公在祭天时向上天告发此事,以报父仇。玉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山川等神灵时用的文书,用玉制成。诸侯:指各地的国君。六军:周武王分封六位诸侯国,各派一军驻守京师,称为六军。神州:这里泛指国土。【赏析】: 《感事》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借吊古讽今,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心
诗句: 还记得尚书巷,于今六十年。 译文: 我还记得尚书巷这个地方,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了。 注释: 1. 尚书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的一个古老街道。 2. 于今:现在,即现在。 3. 六十年:指从顾炎武记事起至现在的六十余年时间。 4. 功名:此处指个人的成就和名声。 5. 驾部:古代的官职之一,负责车马管理,这里泛指官场生涯。 6.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祭品的器具
译文: 听闻阿骨打已经入侵燕山, 在诸陵之下搭建了帐篷,六郡之间烽烟四起。 边军戒备森严但迟迟不发动进攻, 驿站的使者一去而空回。 登上江楼远望,黄河犹如玉门关。 注释: 1. 传闻:听说。 2. 阿骨打: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3. 今已入燕山:现在阿骨打已经占领燕山。 4. 毳幕:指帐篷。 5. 诸陵下:诸陵(指金国皇宫)下。 6. 狼烟六郡间:六郡之地,都有战火,到处是烽火连天。
【注】 1.十庙: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庙祀。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庙祀为明初所建。 2.鸡笼下:即今南京市下关一带,此处指南京。 3.十庙何苍凉:十座庙宇多么荒凉萧条。 4.周垣半倾覆:围墙已经倒塌了一半。 5.栋宇皆颓荒:房屋全都倒塌了。 6.树木已无有:没有一棵树了。 7.寂寞馀山冈:寂静荒凉的山冈。 8.功臣及卞刘,并作瓦砾场:功臣和卞(卞和)刘(刘歆),都变成了废墟上的瓦砾。 9
金山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沉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译文: 金山上,春风拂过江水,一夜之间便向西而去
【注释】1.幼安:指陶渊明。2.汉季:指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社会动乱。3.辽东:指汉末的公孙度所建之辽东郡。4.倾危:指世事险恶。5.六爻:指《易经》八卦中的六个爻,即阴、阳两种爻相重而成的卦象。6.易:指卜卦预测吉凶的方法。7.清评:指公正的评论。8.根矩:指孔子。9.行止:行为举止。 【赏析】本诗首句“幼安遭汉季”写陶渊明遭遇汉末乱世,身处辽东之地
《孝陵图》是一首描绘孝陵的古诗,诗中细腻地描绘了孝陵的地理环境、建筑特点以及历史背景。下面将根据诗句逐一释义: 1. 钟山白草枯:描述了钟山地区冬季的景象,草木已经干枯。钟山是南京的著名景区,以其苍翠的植被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而闻名。这里的自然景色在冬天呈现出一种荒凉之美,与古人笔下的“白草寒烟”相呼应,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2. 冬月蒸宿雾: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题“孝陵图”,是指描绘孝陵(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的情况。以下是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何代无厄菑,神圣莫能度。 - 何代:指哪一代。厄菑:灾难。神圣:神灵或圣洁之物。无法度过的灾难,指的是自然灾害或人为的破坏。 幸兹寝园存,皇天永呵护。 - 这两句表达了对孝陵保存完好的庆幸之情,认为皇天在庇护着它。 奄人宿其中,无乃致亵污。 - 奄人
【注】 1. 宰割:分割、占有。 2. 封侯王:指称霸一方,建立诸侯国或封爵为王。 3. 徙帝都上游:指把皇帝的都城从下游迁移到上流地区。 4. 杀之于南方:杀害在南方的人。 5. 大权既分裂:指国家政权分裂。 6. 海内争雄強:指国内各派势力争夺霸权。 7. 何况咫尺间:意即在咫尺(很近)之间,也指身边。 8. 嬴秦尚未亡:指嬴氏秦朝还没有灭亡。 9. 时会互反覆:指时代和机会不断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