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折通燕海,山盘上赵陉。
权谋存史册,险绝著图经。
瞰下如临井,凭高似建瓴。
壑冰当路白,窑火出林青。
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秦师逾上党,齐卒戍荧庭。
独此艰方轨,于今尚固扃。
连恒开晋索,指昴逼虞星。
乞水投孤戍,炊藜舍短亭。
却愁时不会,天地一流萍。
诗句解析
- “水折通燕海,山盘上赵陉。”
- 解释:水流在此处折转,仿佛通向了燕京的大海;山脉盘旋而上,似乎连接了赵州的山峦。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川河流交汇的景象,展现了地理的壮观和自然之美。
- “权谋存史册,险绝著图经。”
- 解释:这里的“权谋”指的是政治策略或计谋,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险绝”则形容地形之危险与独特。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策略的敬仰,同时赞美了大自然的险峻和奇特。
- “瞰下如临井,凭高似建瓴。”
- 解释:从高处俯瞰下去,就像面对着一口井;倚靠高楼,感觉像倒着一桶水。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地势之高远和视野之开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壮丽。
- “壑冰当路白,窑火出林青。”
- 解释:峡谷中的冰封道路,显得格外清晰,如同白色一般;远处的村落里,窑洞冒出的烟,带着青烟缭绕上升。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 “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 解释:这里提到了“三分国”,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分立的局面;而“九地形”则暗示了丰富的地貌特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秦师逾上党,齐卒戍荧庭。”
- 解释:秦国的军队越过了上党的防线;齐国的士兵守卫着荧阳的城防。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活动,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士兵们的英勇。
- “独此艰方轨,于今尚固扃。”
- 解释:只有这条路是艰难的,至今依然坚固地关闭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条古道的珍视和对其历史的深刻理解。
- “连恒开晋索,指昴逼虞星。”
- 解释:连绵不断地通往晋国的道路被打开;北斗七星指向太阳,逼迫着太阳的光芒更加明亮。这两句描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展现了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水平。
- “乞水投孤戍,炊藜舍短亭。”
- 解释:向孤独的守军索取水源;在简陋的小亭子里煮藜藿充饥。这两句描绘了边关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他们为保卫国家而坚守岗位的决心。
- “却愁时不会,天地一流萍。”
- 解释:然而担忧的是时光流逝,无法再会;如同漂浮在天地之间的浮萍,无法把握命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以及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山川的壮美、历史的沧桑以及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