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凋零已过时,一经犹得备人师。
闻丝欲下刘鬷泣,执卷方知孟母慈。
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
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杯棬忌日思。
【诗句释义】
先妣忌日:先母的忌日。
风木凋零已过时:指先母去世已过去许多时日。
一经犹得备人师:经书还是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老师。
闻丝欲下刘鬷泣:听到蚕丝落下的声音,就想到自己的母亲,不禁悲伤哭泣。
执卷方知孟母慈:拿着书卷才知道母亲的教诲是多么的慈爱。
秋雨秀连中野蔚:秋天的雨滋润了田间的庄稼,使田野更加美丽。
夕阳光起北园葵:夕阳下的田野上,葵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
无穷明发千年慨:无限的哀思,像千年一样深远。
岂独杯棬忌日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母亲,还有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
【译文】
先母去世已经过去了许多时日,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听到蚕丝落下的声音,我不禁想起我的先母,感到悲伤而落泪。拿着书卷才知道母亲的教诲是多么的慈爱;秋天的雨滋润了田间的庄稼,使田野更加美丽;夕阳下的田野上,葵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无尽的哀思,像千年一样深远;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母亲,还有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母的悼亡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母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风木凋零已过时”直接点题,表达了对先母去世的哀痛之情。“风木凋零”是指先母去世,“已过时”表明时间已经很久。这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木比喻为先母的形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第二句“一经犹得备人师”则表达了诗人对经书的重视,认为经书仍然是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老师。这里的“一經”指《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接下来两句“闻丝欲下刘鬷泣,执卷方知孟母慈”,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思念先母时的心境。听到蚕丝落下的声音,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先母,不禁悲伤哭泣;拿起书卷才发现母亲的教诲是多么的仁慈和慈爱。这里的“刘鬷”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孝顺闻名于世;“孟母”则是战国时期的贤母。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母亲的崇高敬意。
接下来的四句“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则是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秋天的雨滋润了田间的庄稼,使田野更加美丽;夕阳下的田野上,葵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杯棬忌日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先母的无尽哀思和深切怀念之情。无限的哀思,像千年一样深远;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母亲,还有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这里的“杯棬”指的是酒杯和盘碟等物品,寓意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母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