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器先王作,灵台太室东。
阴阳求日至,风雨会天中。
考极三辰正,封畿万国同。
吾衰今已甚,犹一梦周公。
【注释】
象器:指圭表。先王作:古人制作。灵台、太室:均指帝王的宫殿建筑。
阴阳求日至:古代用圭表测日影,以定季节,故称“求日至”。
考极三辰正:观察天象,以定季节。
封畿:即国境或疆域。万国:全国。同:相同。
衰:衰微,衰弱。今已甚:已经很糟糕了。
周公:周武王之弟,文王之子,名旦。
【赏析】
《测景台》一诗是杜甫晚年写的一首咏怀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国事和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处境艰难而感到的悲凉。全诗四章,每章六句,前二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章写景,第二、三章写因景而生发的政治感慨,末章写自己的处境,与前文呼应。
首章写景:“象器先王作,灵台太室东。”这里诗人用“象器”比喻圭表,“先王作”,指古代的帝王们曾用圭表测量日影以定四季。“灵台”、“太室”都是指帝王的宫殿,在洛阳东面。这两句诗写出了唐代都城洛阳一带的地理形势。从这首诗开始,诗人便把重点放在描写自然景物上,表现出他对于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三章写因景而生发的政治感慨。“阴阳求日至,风雨会天中。”这是说:古代的帝王们用圭表来测日影以定四季,是为了寻求太阳运行到什么位置才能见到朔望(每月月初和月末)这一天;风雨交加正是天气变化无常之时。这里,诗人通过描写风雨的变化,暗指当时政治上风云变幻的局面。“考极三辰正,封畿万国同。”“三辰”指日月星辰,“封畿”指国家的疆土,“万国”指天下的国家,这些词都是诗人用来表现国家统一和安定的。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安定的渴望。
末章写自己的处境。“吾衰今已甚,犹一梦周公。”这里诗人自叹年老多病,已经衰老不堪,但还像周公那样为天下着想,勤勉不懈地治理国家。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这时的他已经由盛转衰,但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他虽然身居长安,但却心系四方,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大事。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于他的一生,直到他最后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