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帽冬常著,青山老自看。
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
淡食随人给,藜床任地安。
闲来过道院,不为访金丹。
皂帽
皂帽冬常著,青山老自看。
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
淡食随人给,藜床任地安。
闲来过道院,不为访金丹。
【注释】:
皂帽:黑色帽子,这里可能是指道士的头巾。
青 山:青山,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鸟怜:鸟儿怜悯,这里比喻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怜惜。
池树:池塘边的树木。
云近岳天寒:形容天气寒冷,云雾缭绕,山峰苍翠欲滴。
淡食:淡薄的饮食,指简朴的生活。
藜床:用藜草编织成的床,一种简陋的床铺。
道院:寺庙或道观。
金丹:道教中炼制的一种丹药,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权势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题大禹寺义公塔》。诗的开头两句“皂帽冬常著,青山老自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冬天里,一个道士穿着黑色的帽子,站在青山上眺望远方。他的眼神似乎在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道士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第三句“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鸟儿在静静的池塘边栖息,仿佛在为池中的树木感到惋惜;而远处的云彩则靠近山峰,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里的“鸟怜”和“云近”都是用拟人的手法,让自然景物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四句“淡食随人给,藜床任地安。闲来过道院,不为访金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利的淡然处之。他享受着清淡的食物,随意地躺在用藜草编织的床上,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他并不急于追求名利地位,而是选择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最后一句“不为访金丹”更是点明了主题,表明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荣华,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士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于简朴生活的享受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