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挥戈十六年,麻衣如雪向闽天。
松楸禾黍千行泪,并洒西风哭杜鹃。

【注释】

①寝苫:古礼,父母在世时为子女居处用草覆盖。挥戈:古代勇士的武勇。十六年:指林枋孝廉归闽葬亲的时间。麻衣:麻布衣服。向:对着,向着。麻衣如雪:形容衣着洁白如雪。松楸:松树和楸树,分别代表死者的父母、先祖。禾黍:泛指庄稼。千行泪:指成千上万的眼泪,形容泪水流成一行又一行。西风:指秋风。哭杜鹃:指哀伤的哭声。

赏析:

“寝苫挥戈十六年”,写诗人在故乡长达十六年的苦读,终于考取了功名,要回闽中去葬亲。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自己为了读书,已经连续六年没有回家,现在终于考取功名,可以回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亲人了。但此时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一方面,自己多年在外求学,辛苦劳累,终于有了成就,可以告慰双亲;一方面,自己离家多年,父母也一定思念自己,自己也应该回家看看。所以,诗人在这里用了“寝苫”和“挥戈”这两个意象,前者是说自己为了父母,连床都铺上了竹席(竹席有寒的意思),而“寝苫”则是说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后者是说自己从军杀敌,英勇善战,像戈一样威武。这两个意象既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麻衣如雪向闽天”,这里写的是自己回到故乡时的情景。家乡的景色依旧,但自己的容颜却已经不再年轻。“麻衣如雪”,是说自己穿着麻布的衣服,如同冬天的雪一样洁白。这里的“麻衣”既指的是自己的衣服,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向闽天”,是指面向故乡的天际。这里的“闽天”既可以理解为闽中的山川大地,也可以理解为闽中的亲人朋友。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松楸禾黍千行泪,并洒西风哭杜鹃”,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描绘。“松楸禾黍千行泪”,是说自己面对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忍不住流泪。这里的“松楸禾黍”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也有诗人的情感寄托。松楸和禾黍都是古代用来祭祀祖先的物品,而这里的“禾黍”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而泪水“千行”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并洒西风哭杜鹃”,是说自己在哭泣的同时,也被西风吹动,就像杜鹃鸟的叫声一样,让人感到心痛和悲愤。这里的“西风”既指的是秋风,也代表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生的艰辛。而“哭杜鹃”则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归乡葬亲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