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火柴门红豆庄,稚孙娇女共扶床。
金陵无物堪将寄,分与长干宝塔光。
松火柴门红豆庄,稚孙娇女共扶床。
金陵无物堪将寄,分与长干宝塔光。
诗句释义
- 松火柴门: 描述一个场景,用“松火”形容柴火,可能暗示着某种温暖或生活气息;“火柴门”则可能指一种简陋的开启方式,象征生活的艰辛和简陋。
- 红豆庄: “红豆”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思念和情感,这里可能寓意家的温馨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稚孙娇女: 指的是年轻而美丽的子女,反映了诗人对孩子纯真无邪的爱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
- 共扶床: 描述了家人共同扶持的场景,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依赖。
- 金陵无物: 金陵是古代南京的别称,这里的“无物”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携带大量物品回家的无奈。
- 堪将寄: “堪”在这里表示勉强可以或者有限度地,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物品可以带走。
- 长干: 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地,也可能是借用来指代家乡。
- 宝塔光: 宝塔是佛教建筑的象征,这里的“光”可能指的是从宝塔发出的光辉,比喻希望或者祝福的力量。
译文
在松树旁边搭建的简陋小屋中,稚嫩的孩子和美丽的女儿依偎在一起,共同支撑着破旧的床榻。因为没有足够的东西可以带走,只能把这份家的情感和温暖寄托于南京的长干宝塔上发光发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平凡却充满情感的家庭场景。开头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孩子的成长,为后文的离愁别绪铺垫。接下来的诗句转向对个人境遇的思考,通过“稚孙娇女”和“共扶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依恋和对孩子成长的美好祝愿。然而,结尾处“金陵无物堪将寄”揭示了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无法带足够的物品回家。最后一句“分与长干宝塔光”既是一种无奈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通过宝塔之光象征着希望和祝福能够传递给远在他乡的家人。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触动人心,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家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