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阁书楼失绛云,香灯绣佛对斜曛。
临风一语凭相寄,红豆花前每忆君。

【注释】:

妆阁书楼失绛云,香灯绣佛对斜曛。妆阁:指女子的闺房,这里指女子的书屋;书楼:指女子的读书处;绛(dòng)云:古代妇女用绛红色脂脂粉抹额,这里代指胭脂;香灯:指点燃了的香炉;绣佛:《诗经·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郑玄笺:“于沼,于沚者,谓于泽中之小水也。于以采蘩者何?言于彼水中,则见有鱼鳖可食,则知鱼鳖所在,故得而食之也。此取鱼鳖之时,亦当求其时。”《周礼》载“掌火,共燋炙、烹饪”,所以“香”是燃烧的香料,“灯”是指点燃了的油灯或烛光。

临风一语凭相寄,红豆花前每忆君。临风:站在风中;一语:一句诗;相寄:相互传递;红豆:《诗经·小雅·都人士》:“行道迟迟,中心怀悲。岂不惮烦,畏人不言。”毛传:“豆,草本植物,其荚有两荚相连,如大绶带,其色紫赤,可以作佩,故称。”此处指相思之情。

【译文】:

妆阁书楼失绛云,香灯绣佛对斜曛。

站在风中说一句诗,寄托相思情意浓。

红豆花前每忆君,思念之情难以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给一位名叫秦孺人的。秦孺人是杜牧的好友,二人曾同游扬州,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牧在秦孺人家中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两人一起赏玩江南美景,畅谈诗文。然而好景不长,杜牧因公务繁忙,不得不离开秦孺人,回到长安。杜牧在离别之际写下此诗赠予秦孺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惜别之意。

首句“妆阁书楼失绛云”,描绘了两位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妆阁和书楼都是女性的生活场所,这里的“绛云”指的是女性的脂粉,象征着美丽和魅力。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秦孺人的生活环境,又表达了她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赞美的文化氛围。

第二句“香灯绣佛对斜曛”,描绘了两位朋友在夕阳下共赏美景的情景。香灯和绣佛都是佛教的象征,代表着虔诚和信仰。夕阳下的斜晖映照出他们的身影,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他们共同欣赏自然风光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临风一语凭相寄,红豆花前每忆君”。临风一语,寄托相思情意浓。这句诗中的“临风一语”象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表达了杜牧对秦孺人的深情厚意。临风一语寄托着杜牧对秦孺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这份情感能够传递给她,让她感受到自己对她的关心和爱护。红豆花前每忆君,思念之情难以忘。这句诗中的“红豆花前”象征着两人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每忆君”则表达了杜牧对秦孺人的深深思念。每当看到盛开的红豆花时,杜牧就会想起与秦孺人共同度过的岁月,那份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朋友共赏美景、共度时光、抒发情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秦孺人和她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她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