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居士白衣僧,世眼相看总不应。
消受暮年无个事,半衾暖玉一龛灯。

【注释】缁衣居士:和尚。白衣僧:指僧人,和尚穿白色的衣服,所以称白衣和尚。世眼相看:世间的眼睛都看着。总不应:都不答应。消受:享受。半衾暖玉:一半的被子上放着一块温暖的玉石。一龛灯:一个小佛龛里的一盏油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西山看梅的朋友约定赏梅后写的。诗中写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在西山看梅花时的情景。

首句“霞老累夕置酒彩生先别口占十绝句记事兼订西山看梅之约”,是说朋友彩生因有事不能同来,自己只好在傍晚设酒饯行,并写了十首绝句以作纪念。“霞”即晚霞;“累夕”意为傍晚;“彩生”、“西山看梅之约”为题外之意,言其因事而离去。

第二句“缁衣居士白衣僧”,是说朋友是出家人,穿着缁衣,自己则是身穿白衣、出家为僧。“缁衣”和“白衣”都是僧袍的颜色。

三四句“世眼相看总不应”,“应”是“应承”的意思,这里指答应。“总不应”。意思是世人都盯着看(看他们),但他们都不说话。

五六句“消受暮年无个事”,“个事”,指自己的事或私事。意谓自己晚年闲居无事,无所作为。

最后两句“半衾暖玉一龛灯”,“半衾”即半个被子,形容被子很轻;“暖玉”比喻小佛像;“一龛灯”是供人打坐的小佛堂里点的一个油灯。这两句是说自己躺在被窝里,小佛像放在枕头边,油灯在小佛龛里,自己闲适安逸地躺着。

全诗用词精炼,意境清幽,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心情和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