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历何须问义熙,桃源春尽落英知。
北窗大有羲皇地,闲和陶翁甲子诗。
诗句解释:
- 石涛上人自庐山致萧伯玉书于其归也漫书送之 —— 这里,“石涛上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给萧伯玉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致”意为“给予”,“萧伯玉”可能是指某人的字或别名。”其归也”指萧伯玉返回故乡或某个地方。”漫书”是随意书写的意思。
- 其九 —— “其九”指这是诗歌的第9首。
- 纪历何须问义熙,桃源春尽落英知 —— “纪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记录时间或历史,“问义熙”可能是指向历史寻求答案。“桃源春尽落英知”用桃花源的典故来象征某种结束或变迁,”落英”通常指落花。
- 北窗大有羲皇地,闲和陶翁甲子诗 —— “北窗”可能指的是北方的窗户,“羲皇”可能指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或神农氏,”地”表示空间或环境。”闲和陶翁甲子诗”中的”陶翁”指陶渊明,“甲子”是中国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以及陶渊明的甲子诗。
译文:
石涛上人在庐山写给萧伯玉的信被随意地书写并寄出,不必询问义熙年间的历史。桃花源的春天已经过去,落花象征着结束和变迁。北方的窗户里,仿佛找到了伏羲或神农氏的时代,那里充满了宁静和平和的气息,就像陶渊明的甲子诗那样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桃花源、羲皇等古典元素,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通过对北窗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寻找内心平静与安宁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