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无着与天亲,七日同为劫外身。
饱吃残年须努力,种民天种不多人。

【注释】

石涛(1645-1708),清代画僧,号八大山人。萧伯玉为明代诗人、画家,与石涛交往甚密。其归山后,石涛致书送别。“漫书”指随意书信。

多生:多世。无着:没有依托。天亲:天上的亲人。

劫外身:超脱生死的化身。劫:佛教语,指一切有生有死的苦海;外:超越之外。

饱吃残年:吃得饱饱的,度过余生的岁月。须努力:必须努力。

种人天种:在人们身上播种天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石涛上人写这封信时,萧伯玉已归隐庐山,因此信中劝他珍惜余生,勤勉努力,为人间播下希望的种子。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多生无着与天亲”,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感慨。作者认为人的生命短暂如梦,终将归于虚无,因此要珍惜当下,与天亲近。

颔联“七日同为劫外身”,描绘了人生短暂、转瞬即逝的特点。作者认为人的生命就像一场短暂的七天一样,一旦结束便无法再回到过去。因此要珍惜每一时刻,活出自己的精彩。

颈联“饱吃残年须努力,种民天种不多人”,则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作者认为在余生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努力拼搏,为自己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

尾联“漫书送之 其六”,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表达了对萧伯玉的祝福和鼓励。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涵,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