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沅江夹彩旟,楚人终古吊三闾。
吴侬自抱鸱夷恨,权把前潮坐子胥。

拂水竞渡曲十首其三,是明代末年诗人钱谦益所作。此诗以五月为背景,描绘了沅江边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
    五月沅江夹彩旟,楚人终古吊三闾。
    吴侬自抱鸱夷恨,权把前潮坐子胥。

  • 译文
    在这五月的沅江边,五彩旗帜随风飘扬,楚国的人们永远怀念屈原。吴侬软语中透露出对鸱夷的遗憾,他们只能借助前夜的潮汐来悼念伍子胥。

  • 注释

  1. 沅江:指长江在湖南省境内的一段,流经多个县市,景色秀丽。
  2. 彩旟:彩旗,五颜六色的旗帜。
  3. 三闾:指的是屈原,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忠君爱国著称。
  4. 吴侬软语:形容吴地人民说话柔和细腻。
  5. 鸱夷:传说中的一种鸟名,这里指代伍子胥。
  6. 权把前潮:权,借代,表示暂时借用。前潮,指前一夜涨潮时的景象。
  7.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助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而名声大噪,后因被楚平王所害而被吴国处死。
  8. 汨罗江: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传说中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9. 灵均:屈原的别称,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闻名。
  10. 灵均苦:指屈原的不幸遭遇和高尚情操。
  11. 拂水岩前竞渡来:拂水岩是位于湖南岳阳的一个著名景点,相传屈原曾在此地投江殉职。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深切缅怀之情。屈原作为楚国的忠臣,他的忠诚与忧国忧民的精神深深触动着后人。钱谦益在诗中写道“楚人终古吊三闾”,这不仅是对屈原个人的哀悼,更是对楚国历史的回顾和对屈原精神的赞美。此外,吴侬软语和前潮的描述,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对这首诗及其注释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历史和文化的精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