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屈亭前沅水回,千年鱼腹有馀哀。
儿童不解灵均苦,拂水岩前竞渡来。

拂水竞渡曲十首 其一

招屈亭前沅水回,千年鱼腹有馀哀。
儿童不解灵均苦,拂水岩前竞渡来。

诗句释义

  1. 招屈亭前沅水回:在招屈亭附近,沅水(沅江)的水流回旋。这里的“回”表达了水道弯曲或曲折的特性,而“沅水”则具体指出了地点和水名。
  2. 千年鱼腹有馀哀: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形成了一个形状像鱼腹一样的河床,这里“有馀哀”表示这种河床的形成是历史长久的结果,给人一种哀伤的感觉。
  3. 儿童不解灵均苦:指那些年幼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屈原心中的苦楚和坚持。这里的“灵均”指的是屈原,他因国事忧心、政治失意而选择离开,他的悲悯和执着让后人难以理解。
  4. 拂水岩前竞渡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拂水的山壁上,人们正在进行竞渡比赛。这里的“拂水岩”可能是指一处水流冲击岩石形成的景观,象征着挑战和竞争。

译文解读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性的同情。诗中通过对河流和山石的描述,反映了屈原的历史形象和他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儿童对屈原苦楚的不理解,揭示了社会与文化的隔阂。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历史与自然相交融的画面。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触动了人们的情感,引发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共鸣和反思。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作者不仅美化了自然,也深化了对人性和文化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