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巢双燕到依俙,风入疏窗烛泪肥。
短雨轻寒催晓梦,梦中浑未著朝衣。
注释:
旧巢双燕,到依俙。双燕是旧时巢的燕子,现在又回来栖息了。
风入疏窗烛泪肥。微风吹进窗户,蜡烛上的油滴下,像泪珠一样丰满。
短雨轻寒催晓梦,梦中浑未著朝衣。短雨和轻寒在清晨唤醒我,梦中还没有起床穿好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醒来,被窗外的风和雨惊醒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早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旧巢双燕到依俙,风入疏窗烛泪肥。
短雨轻寒催晓梦,梦中浑未著朝衣。
注释:
旧巢双燕,到依俙。双燕是旧时巢的燕子,现在又回来栖息了。
风入疏窗烛泪肥。微风吹进窗户,蜡烛上的油滴下,像泪珠一样丰满。
短雨轻寒催晓梦,梦中浑未著朝衣。短雨和轻寒在清晨唤醒我,梦中还没有起床穿好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醒来,被窗外的风和雨惊醒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早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注释】 昆明:今云南一带。劫灰:战争的灰烬。乘槎客:即指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使者。条支:古国名,在今地中海东岸。大鸟:即海马,传说中一种能飞的大鱼。《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四年)秋七月,齐人少翁以方术见上……上有立侍如木偶状,‘天子自为诵读之……夜半,语太一神…神来,被发鬤髻,振衣,直接西向坐。……太一乃言曰:‘臣昔者受诏,愿令帝诛邪气,除去祸殃,使君幸而得此人,则转祸为福;不幸君杀之
风度祠前春草多,渔阳鼙鼓复如何。 请看岭海生明月,金镜于今尚不磨。 注释:在风度祠的前面生长着茂盛的春草,渔阳之战的战鼓声似乎又响彻耳畔。请你放眼望向岭南和海边,那里的明月依然照耀着大地,就像今天的金镜一样,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依旧光洁明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风中看到的岭南景色,以及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首句通过“春草多”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感慨
【注释】赋:指诗;白羽:白色的羽毛,这里代指诗歌;提携:扶持、帮助;君恩:君主的赏赐和恩情。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首句“赋成白羽若为工”,意谓诗人写诗,如果写得好,就像那洁白如玉的羽毛,是容易做到的。第二句“团扇依然在箧中”,意思是说,即使诗作写得再高妙,那团扇也依然还在匣子里面,不轻易拿出来。“团扇”出自南朝梁元帝萧绎《纂要》:魏文帝《杂诗》有:“团团复团团,拂拂复拂拂
诗句注释: 1. 剑外徵兵羽檄忙:剑阁(古称剑门关,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之外,征发士兵的文书繁忙。羽檄,即军书,指朝廷下达的命令或征召令。 2. 传烽午夜照瞿塘:在半夜里,烽火传递的信号照亮了瞿塘峡。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东岸。 3. 双峨大有闲人:形容峨眉山有许多人在那里游玩。双峨,指的是两座山峰,峨眉山的主峰叫大峨山,旁边的小峰叫二峨山。 4. 坐断千林看佛光:坐在峨眉山中
注释:灯节过后的第二日,听到诸位被贬谪的消息,我写下了这首诗。 无花无酒落灯天,粥冷灰寒似禁烟。无花无酒,意味着没有欢乐和喜庆;落灯天,则是指夜晚;粥冷灰寒,形容天气寒冷,食物也不暖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灯节后的孤独和凄凉。 “我自中风人暴病”,意思是说,我自己因为突然的疾病而陷入了困境。这里的“中风”指的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通常会导致身体一侧肢体瘫痪,甚至失语等症状。 口呿目眙枉相怜
【注释】上元:旧指夏历的正月十五,即元宵节。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修筑的招纳贤士的地方。 郭隗宫:战国时燕昭王筑的高台,传说他曾在此拜求天下贤才。上林:汉武帝刘彻所建的皇家园林,在长安城西。这句意为黄金台畔夕阳红,衰草丛残郭隗宫。 上林春未足:指上林苑的春天尚未结束。应是:应该。萧萧落叶满东风:萧萧,形容风声。落叶满东风,指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