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徵兵羽檄忙,传烽午夜照瞿塘。
双峨大有闲人在,坐断千林看佛光。

诗句注释:

  1. 剑外徵兵羽檄忙:剑阁(古称剑门关,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之外,征发士兵的文书繁忙。羽檄,即军书,指朝廷下达的命令或征召令。
  2. 传烽午夜照瞿塘:在半夜里,烽火传递的信号照亮了瞿塘峡。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东岸。
  3. 双峨大有闲人:形容峨眉山有许多人在那里游玩。双峨,指的是两座山峰,峨眉山的主峰叫大峨山,旁边的小峰叫二峨山。
  4. 坐断千林看佛光:坐在峨眉山中,观看着佛光四射的景象。佛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当阳光照射到佛像上时,反射出的光环。

译文:

剑阁外的征调急迫,羽檄往来如飞忙;
午夜时分烽火映瞿塘,照亮山川景色壮。
双峦之间藏闲情,游人无数赏美景;
峨眉山上观佛光,佛影环绕心旷神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送别一位僧人去峨眉山游览的诗。首句“剑外征兵羽檄忙”,描绘出当时边塞紧张的军事氛围和紧迫的战争形势。次句“传烽午夜照瞿塘”,则通过“传烽”这一意象,形象地展现了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昼夜不息的景象,而“凌晨”与“午夜”的对比,更加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第三句“双峨大有闲人”,则是对峨眉山的一种诗意的夸张和想象。在诗人看来,虽然战事纷扰,但峨眉山依然有着不少悠闲自在的人在那里欣赏自然美景。这里的“闲人”可能不仅仅是指游客,也可能含有某种隐喻,比如诗人自己的心境或是某种理想的追求者。

最后一联“坐断千林看佛光”,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峨眉山本身,描述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俯瞰整个山谷的景象。在这里,“佛光”不仅是指佛教中的神秘光环,也象征着希望、光明和心灵的净化。诗人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剑阁外征召、烽火、双峨、佛光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战时与静修并存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