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尝新一叹嗟,山梨易栗带胡沙。
宜春小苑芳菲日,首蓿葡萄属内家。

【注释】

良乡:即良乡县,治所今河北省涿州。揽辔:握辔(缰绳)的意思,指执辔驾车。尝新:尝新,谓试新。易栗:容易生虫的干果,这里指山梨。胡沙:胡地之沙,这里指沙漠。宜春:唐洛阳东宫名,又称西苑,在宜春门外,以宜春木为名,因称宜春园。首蓿:即苜蓿,古代一种蔬菜,又名金花菜、金花苜蓿,叶形如花,可食其根,味美而富营养。属内家:是说宜春小苑是皇家园林。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范致能,字致能,苏州人,曾任殿中侍御史,出使金国被拘留,后获释归宋。燕山,在今北京市南。和:同“贺”。绝句八首,共四首,这是其中一首。《全唐诗》题下注:“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七言八句,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事。

第一句“揽辔尝新一叹嗟”,意思是手执马鞭,试驾新车,不禁长声叹息。这里的“辔”,即缰绳;“揽辔”,就是执辔。“尝新”,意即试用新物。“嗟”,感叹词,表示遗憾或惋惜。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执马鞭试车的情景。

第二句“山梨易栗带胡沙”,意思是说山梨容易生虫子,带胡沙的山梨更是如此。这里的“易栗”,指易生虫子,也就是容易腐烂的意思;“胡沙”,指沙漠,泛指边塞之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梨易腐败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关的艰苦生活环境。

第三句“宜春小苑芳菲日,首蓿葡萄属内家”,意思是说在宜春小苑里生长着茂盛的花草,还有美味可口的首蓿和葡萄。这里的“宜春小苑”,指的是唐代东宫名,位于洛阳城东,是一个皇家园林。“芳菲”,意为芳香繁盛。这一句描绘了宜春小苑的美丽景色以及那里生长着的美味佳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执马鞭试车的情景、山梨易腐败的情况以及宜春小苑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